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健康 > 饮食 >
探访“长沙最大集中育秧工厂”:育秧“科技范” 耕种机械化(2)
更新时间:2022-04-13

摆盘、铺土、播种、覆土……自动化生产线上,各道工序紧锣密鼓,环环相扣。一个个育秧盘里,装满了营养丰富的有机质土。颗粒饱满的稻种则被包裹其中。

在此前的浸种催芽环节,在长达40个小时的恒定适宜温度与充足氧气的滋养下,这些稻种已经被充分“唤醒”。接下来,它们将在育秧盘中继续积蓄力量,只待破土而出、迸发生机!

选育良种是水稻稳产增收的基础与关键。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则贯穿秧苗培育、管护的全过程。

通过手机上的远程控制系统,谭新龙轻点手指,不到10秒钟,大棚里的自动喷淋系统就开始运转起来。在水雾的滋润下,秧苗浑身上下挂满了细密的水珠,显得愈发青翠。

在大棚里,秧苗将被经心呵护着渡过24天左右的培育期。

对于茶亭镇西湖寺村粮食种植大户张英而言,集中育秧工厂的建成,能让他今年400多亩水稻的“双抢”压力减轻不少。

“以前我自己搭棚育秧,条件简陋,风险大,遇到恶劣天气,坏种、烂苗的现象时常发生,不仅出苗时间长,质量也难保障。” 张英说,如今,直接从工厂订购机擦秧苗,质量稳定、可靠,更便于机械化作业。今年,他的双季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80多亩。

“与传统的育秧方式相比,工厂集中育秧能节省约60%的土地以及90%的人工劳动力。”谭新龙介绍说。

10台旋耕机、20台高速擦秧机、11台联合收割机……目前,创联联合社有各类农机装备60台套,能为农户提供育秧、擦秧、收割以及粮食干燥、仓储等“一条龙”服务。每台农机上,还安装有智能物联设备,统一接入北斗智慧农业管理平台。

在育秧工厂大门一侧的“信息化指挥中心”,房屋正中间,悬挂着一块硕大的电子屏幕,通过上面的北斗卫星地图,可以实时查看每台农机的所在位置、作业时间、作业面积等信息。房屋两侧的墙壁上,印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八个红SE大字,分外醒目。

走出厂区,不远处的田野里,“铁牛”依然在往来穿梭着,发出阵阵轰鸣声。

沃土之下,丰收的希望正在这个春天里,悄然孕育。

智能化育秧大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刘宾摄

望城区茶亭镇一位种植大户正在搬运秧苗。刘宾摄

关键词:探访,“,长沙,最大,集中,育秧,工厂,”,科技范,
>>>
>>>
频道热点
生活
预防
保健
科普
  • 这六种意想不到的错误泡茶方法只会浪费好茶,茶叶再好也喝不出来
  • 博物 花间集|瑞草嘉木,满山春绿
  • 国家要监局已批准26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 新华全媒+|吉林市疫请有关请况五问五答
  • 每天晨起一杯“温开水”,39岁大哥确诊肝癌,医生:喝一口相当于钢丝球刮肝
  • 科学家眼中的“长寿身材”,多项研究发现:这种腰臀比的人更健康
  • 什么气候,塑造了电影《沙丘》的沙漠星球?
  • 阑尾的一封抗议书:别再吐槽我没用,割掉我的人肠子都悔青了!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