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认生太磨人
最近,红红有两位同事产假结束回到了工作岗位,一位是一胎的年轻妈妈小李,另一位则是二胎妈妈杨姐。因为孩子太小,单位离家又远,小李和杨姐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带着孩子来,工作、带娃两不误。
闲暇之余,大家都会逗逗两个孩子,偶尔兴致来了,有经验的同事还会上手抱一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红红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事们都只逗杨姐的孩子;至于小李家,最多和孩子妈妈打个招呼,小孩子就忽略不计了。
都是同事,怎么区别对待这么明显呢?
红红从同事们口中得到了真相:杨姐家小家伙,简直是个招人疼的自来熟、小可爱,一点也不认生,无论对方年轻还是年长,别人一逗就咯咯笑,还会伸手要抱抱。
而小李的孩子正好相反,太认生、太爱哭了:跟他打个招呼都要哭一场,更别说上手抱了。再说,孩子一瘪嘴,小李就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咱还是别给人添麻烦了。
实际上,红红不止一次看到过小李羡慕的眼神:都是信任的同事,有人帮忙抱孩子、逗孩子,杨姐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而小李的孩子太认生,谁也不敢逗,除了上班时间,小李被孩子时刻拴在身边,什么都干不了。
小李自己也说:“怎么都是孩子,就我家这个认生?”
6-8个月的宝宝就会认生了
德国著名教育学专家Christiane博士说过:“宝宝的认生期随着他的成长而自然产生,很可能一晚之间,认生期就会到来。”
事实上, 0-6个月以内的孩子还不太会认生。但是,通常到6个月以后,宝宝认生的请况就会多起来。这是因为,宝宝在6-12个月时,开始进入联系期,他开始把某些让他印象深刻的事物和自己联系到一起。
这些事物大都是爸爸妈妈或者乃乃姥姥,简言之,主要以照顾他的人为主,这些人负责照顾他的吃喝拉撒,他在饿了、拉了、不舒服了时,会第一时间进行求助。
认生是一个标志,说明宝宝开始建立与某些具体的人的联系。他会把“联系人”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一旦他们离开或者有陌生人侵入他的安全范围,孩子就会感到不安,他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反抗,最常见的就是哭闹。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生”。
随着孩子的认知发展,一岁以后的孩子进入空间建构敏感期,当他意识到“联系人”消失一定时间还会回来,自己有需要时他们就会及时提供帮助,心理上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后,孩子的认生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怎么办?
虽说,孩子认生是个普遍现象,也是生长发育中的正常现象。可是,很多时候,孩子认生会给家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非常大的不便,应该怎样缓解呢?
首先,从心理上接受宝宝的认生现象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从心理上接受宝宝认生的现象,认识到,宝宝认生是他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都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是这样,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脾气新格也不一样。别看宝宝小,其实他自己也有新格,有调查显示,怀孕6个月时,宝宝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小脾气,听到喜欢的声音、音乐,他就会动得更明显。
这也是相同年龄的宝宝,认生程度和认生表现不一样的原因。
因此,当宝宝出现认生现象时,家人一定不要因为觉得难为请等原因,而对宝宝发脾气。否则,宝宝以为家人的怒气是针对外人,更加不容易对陌生人产生好感。
其次,多带宝宝出去走走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个宝宝几乎是由同一个人一手带大的、养育环境单一,平时接触的人比较少。那么,和很多人共同带大、接触过外部环境的宝宝相比,这样的宝宝认生现象会更严重,同样的请况下,很可能别的宝宝都没反应,这个宝宝就已经吓哭了。
事实上,小李的宝宝正是如此。据小李说,因为没有人帮忙,整个产假期间,除了生产住院那几天,孩子几乎都是她在带,又因为是新妈妈没经验,害怕孩子生病,她平时也很少带孩子出门。
杨姐恰好相反,她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作为过来人,二胎真没那么经细,谁爱抱谁抱,带孩子出门遛弯是常事。
因此,想改善孩子的认生状况,妈妈平时不要总是自己抱娃,也让其他家庭成员多抱抱孩子,多和孩子玩玩,这样可以让孩子和不同人有交往经验。等到妈妈带孩子和其他外人接触时,孩子接受起来就没那么困难。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看看妈妈和其他人的交流互动,也让宝宝见到更多人,提前认识不同的环境,再次接触不同人、不同环境时也就不会受到惊吓了。
再次,不要乱贴标签
有些孩子天生胆小,适应能力没有那么强,到了两三岁还会认生。有的家长觉得面子上下不来,会当着孩子的面调侃他是胆小鬼、认生,希望孩子能奋起反抗。
其实,这样做很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孩子两三岁还认生,本就说明他还需要帮助,这个帮助,可能是心理归属感,也可能是安全感的构建。家长调侃他、给他贴标签,不但没有帮他解决困难,反而给他带来负强化。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大,反而让孩子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因此,不贴标签,积极带领和鼓励孩子和同龄人接触,才是减少认生的正确途径。
那么,你家宝宝认生吗?你是怎么应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