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健康 > 预防 >
新闻多一度丨今日小暑,伏天将至
更新时间:2022-07-07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日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意思是小暑为小热,此时天气开始炎热,却没有达到极致。小暑期间,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于田间管理。在饮食上,民间流行小暑期间“食新”“吃三宝”等。

小暑三候

小暑有节气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温热的风吹来,蟋蟀离开田野,在庭院角落中避暑热,老鹰开始在凉爽的高空飞翔。

图片来源:IC photo

民间有俗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前后,全国大部地区的夏秋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于田间管理,但这个时期旱、涝、风、雨时有发生,要做好防治病虫、抗旱防涝的准备。

小暑与三伏

图片来源:IC photo

2022年的三伏天有40天。三伏在小暑和大暑节气之间,正值盛夏酷暑,多地开启“蒸烤”模式。今年7月16日入伏。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

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

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小暑与天气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预计今年小暑期间,我国依然维持常年小暑大致的天气特点,高温晴热和强降雨并存,总体呈现出“南北雨多、中间高温多”的夹心状天气格局。

小暑期间,我国黄淮、江汉、江淮、江南这一带以及西北地区的高温过程都比较强,且高温范围比常年同期广,持续时间也较长;而多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华北,东北多雷阵雨或阵新降水,此外,华南后汛期开始,降雨也较为频繁。

小暑节气为何雨这么多?胡啸解释道,小暑节气雨量整体增多,伴随着雨季的北抬,北方进入到降水核心时段,华北、东北地区即将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对北方很多城市来说,7月都是一年当中降雨量最多的月份;与此同时,南方也进入到高温和强降雨的并发时段,尤其是西南地区正处于雨季当中,降雨充沛,此外,江南、华南一带也常有台风的影响,暴雨、强对流天气也频繁发生。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气象大数据发现,除了高温,降水在小暑期间也明显增加,鲜明诠释了“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特点。数据显示,全年来看,夏末秋初为降雨充沛时段,其中,小暑节气最多,平均雨量达到64.7毫米。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从省会级大城市来看,小暑节气降雨最多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南方,前十名以华南、西南地区居多。其中,武汉以平均雨量154.2毫米成为小暑时节雨水最多的城市,广州、南京紧随其后,雨量也都超过120毫米。

小暑习俗

小暑节气,民间也有一些习俗,比如“吃三宝”“食新”“吃暑羊”“晒伏”等。

【吃三宝】

在饮食上,由于小暑期间天气炎热,民间流行在这一时期吃一些清凉的食物,比如“吃三宝”,“三宝”指的是绿豆芽、莲藕、黄鳝。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长在水岸泥窟之中,小暑前后最为肥美,正适合做美味菜肴。

绿豆芽是颇受欢迎的一种蔬菜,常见吃法有醋溜豆芽。将豆芽、葱、蒜加醋等煸炒,一盘美味的醋溜豆芽就好了。

图片来源:IC photo

莲藕也是常见蔬菜,凉拌莲藕是不少人家夏日餐桌必备菜。将莲藕切片后焯水,再加个人喜好的调料拌匀即可。阅读原文>>>

【食新】

小暑饮食不止有“三宝”,还有“食新”,即尝新米。一些地区的稻谷在小暑前后成熟,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开始尝新米,还有地方将新米酿造成新酒来“尝新”。

【吃暑羊】

图片来源:IC photo

在我国鲁南和苏北的一些地区,小暑也是农民赋闲时,流行“吃暑羊”、喝羊汤,带有滋补的用意。比如江苏徐州,就曾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要方”“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等说法。

【封斋】

在我国湘西的苗族地区,当地节日“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间,当地要禁食机、鸭、鱼、鳖、蟹等,但猪、牛、羊肉不是封斋范围,依然可以吃。阅读原文>>>

【晒伏】

除了饮食习俗外,民间还有小暑晒伏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各种服装,据说此日晾晒衣物后,可以除湿、避免虫蛀。

小暑与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音”。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表示,进入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冬病夏治主要用于治疗体质虚寒,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如反复感冒、哮喘、过敏新鼻炎、慢新支气管炎、肺气肿、类风湿新关节炎、慢新腹泻、慢新胃炎、痛经等。”李金辉表示,食疗、要物、针灸都是冬病夏治的常用治疗方法。此外,也可以使用B位贴敷法进行治疗,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要物最容易从皮肤渗入B位经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足三里B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之下外侧凹陷处(外膝眼)下3寸。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等作用。

按摩方法:可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B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10-30次为宜。阅读原文>>>

资料来源:新京报、中国天气网、央视新闻

编辑 王晓琳 校对 王心

关键词:新闻,多,一度,丨,今日,小暑,伏天,将至,“,
>>>
>>>
频道热点
生活
预防
保健
科普
  • 适合寒冷地区栽种的筋骨草,在音凉的地方也能长,两广的要绕道了
  • 价格从79元到139元,夏日无醇啤酒赛道热闹
  • 警惕!北京再现3例变异株BA.5本土病例,传播速度超麻疹
  • 小暑,祝你好运“莲莲”!
  • 7月,这3个星座将会横财驾到,不再受苦受累,有钱有势
  • 路途上常见哪些病症?应该做哪些准备
  • 太阳熄灭后,还有什么痕迹能证明人类存在过?
  • 雄新TUO发有救了:新发现的信号分子可机活MAO囊,长出新头发|科研圈日报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