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陈张在大革命留学期间便相识,但两人已多年未见,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更新时间:2022-07-04

1952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的张闻天同志,携带着MAO主席的指示,来到了苏联外文局寻找一位中国同志。当张闻天将MAO主席的指示传达给这位中国同志的时候,他紧握着张闻天的双手,机动得泪流满面,此人便是陈昌浩。

提起陈昌浩,或许知道他的人不多,但他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的一位人物。而奠定他历史地位的,则是红四方面军政委,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并且陈昌浩和张闻天同志,早在大革命时期留学苏联期间便相识,但这时候的两个人,却已经多年未见,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其实陈昌浩同志的一生,有过辉煌,也有过落寞,可谓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而他饱经风雨的一生,永远离不开西路军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要彻底说清楚这件事请,还得从长征时期,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两大主力会师说起。

1935年6月,从江西苏区出发的中央红军在转战数省之后,来到了四川懋功,在这里等待他们的,便是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按理来说,此次会师对于两大红军主力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就在这个时候,红四方面军的实际领导者张国焘,却产生了向中央要权力的想法。

而导致张国焘产生这种想法的直接原因,便是中央红军自长征开始后,人数锐减,到和四方面军会师时,人数已经不足两万。但这个时候的红四方面军,却有足足八万红军队伍,这就使得张国焘有了权力衣望。

不过在红四方面军里面,也不是张国焘一个人说了算,他虽然威望很大,但也有两个人物仅仅在他之下,这便是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这三个人,对红四方面军可以说是有缔造之功,他们一同开辟了鄂豫皖苏区,到后来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因此这三个人也被称为红四方面军的三驾马车。

所以张国焘在向中央要权力的时候,不停地在拉拢陈昌浩和徐向前,尤其之后的北上南下之争,更是成为了张国焘和中央斗争的顶峰。而在这场斗争中,本来随同中央行动,被编在右路军的陈昌浩和徐向前,最终还是执行了张国焘南下的命令,这也成为了这两个人一生的遗憾。

说道这里,想必大家有了疑或,徐向前和陈昌浩都执行了张国焘南下的命令,为何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却成为了元帅,而担任政委的陈昌浩,最终却滞留在了苏联呢?

这就要从红四方面同中央红军第二次会师说起,那时候张国焘南下计划已经流产,百丈关一战红四方面军损失惨重,这时候不得不北上。而北上后的红四方面军,很快组建了西路军,由陈昌浩同志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开始西征,以打通苏联和中国的交通线。

也正是这场西征,造就了陈昌浩的悲剧,众所周知,我西路军两万多名战士,在西征途中辗转千里,四处作战,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长征,最终因为孤立无援而全军覆没,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只身回到延安,陈昌浩则回到了老家湖北。

而这次分别,也成为了徐向前和陈昌浩两人之后截然不同命运的开始。因为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客观原因却是最主要的,中央低估了西北马家军的实力,对西北人民不甚了解,难以发动群众,使得西路军孤立无援,得不到任何补充。

所以西路军军政领导人,对此次失利虽然负有责任,但问题的全部绝对不是他们,对此MAO主席也是非常清楚,在徐向前回到延安后,MAO主席就安慰他,有机就有蛋,让他好好休息。

可是陈昌浩在离开仅剩的西路军将士后,并没有首先返回延安,这就让他的问题复杂化,使得陈昌浩和“张国焘路线”绑在了一起,而在陈昌浩再次来到延安后,批评“张国焘路线”已经结束,这就使得陈昌浩没有和张国焘划清界限。

所以此后的陈昌浩,在延安并没有获得重用,他的处境更是不同于徐向前,因为徐向前后来担任了红四方面军主力改编的一二九师副师长,而陈昌浩并没有担任这支部队的政委,反而受到了不少批评,在这种请况下,陈昌浩萌生了去往苏联的想法。

后来在1938年,陈昌浩因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党中央也批准了他去苏联治病的提议,此后的陈昌浩,在苏联度过了他人生中的五分之一时间,开始了他长达十三年异国他乡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涯。

实际上刚来到苏联的陈昌浩,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也是他想来苏联的一大原因,因为共产国际就在苏联,陈昌浩在这里依然能投入到革命之中。但可惜的是,在德国入侵苏联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为了同美国等国家搞好关系,共同对抗法西斯,所以解散了共产国际。

此后的陈昌浩,彻底失去了依靠,他为了避难,四处流落。而当时的苏联政府,因为自顾不暇的缘故,所以陈昌浩生活都成为了困难,甚至还当过采石场的工人。虽然在这个阶段,陈昌浩给国内的党中央也写过不少信,但大多都石沉大海,并没有回信,因为那时候国内抗战也处于紧张阶段,谁又会想起这位曾经的红四方面军高层呢?

直到1943年,中央才和陈昌浩有了联络,经过中央的安排,陈昌浩从采石场工人,成为了苏联外文局的员工,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对于陈昌浩来说注定是痛苦的,因为那个时候,他曾经的战友,包括他的老部下们,正在国内建功立业,他却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所以陈昌浩在苏联期间,一直有着强烈回国的衣望,最终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陈昌浩又给党中央MAO主席发去了一封电报。据陈昌浩同志与苏联姑娘格兰娜所生的儿子陈祖莫回忆,父亲在建国前夕给MAO主席发的这封电报,实际上更像是一封求助电报,父亲陈昌浩以极其卑微的口吻向MAO主席表示,只要自己能够回到祖国,就是做最底层的工作也心甘请愿。

能让曾经意气风发的红四方面政委陈昌浩说出这样的话,这足以见他在苏联的经历是痛苦的,他回国的愿望更是强烈的。苦心人天不负,陈昌浩还是等来了MAO主席的指示,故事还是回到文章的开头,当驻苏联大使张闻天向陈昌浩传达了他可以回国的指示时,时年48岁的陈昌浩机动不已,就这样,在MAO主席的关怀下,陈昌浩携带苏联妻子和儿子,回到了新中国。

而在陈昌浩回国后,党中央给予了他极高的礼遇,由刘少奇同志带队,徐向前等一大批同陈昌浩交好的老同志前去迎接。说道这里,可能大家有疑或,陈昌浩回国为什么如此曲折呢?

其实陈昌浩如果是个普通人,那么他回国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但他毕竟曾经是中共中央的高层,而且身份特殊,他前往苏联又是中央批准的,因此回国自然也要党中央的批准,没有中央的批准,即使有机会,陈昌浩也不愿意回国,这更是彰显了一名党员伟大的党新。

当然陈昌浩同志从本质上来说不同于张国焘,他是一名意志坚定的革命者,他的老战友徐向前元帅,日后在《我的回忆》自述中,曾客观的评价了陈昌浩两大功劳。

首先第一点,陈昌浩为红四方面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极大贡献,据徐向前元帅回忆,陈昌浩本人能说会写,尤其在1931年,一架国民党飞机迫降在了鄂豫皖苏区,27岁的政委陈昌浩同志,亲自登机与被俘飞行员一起飞往黄安城散发传单,成为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空战。

而当时陈昌浩同志,担心飞行员开飞机逃跑,所以拿着驳壳抢,顶着飞行员脑袋一起驾机去完成任务,最终并平安归来。这件事请成为了鄂豫皖苏区的一段佳话,使得陈昌浩更是成为了众多红军战士心中传奇般的人物,深受他们爱戴。

其次在南下北上之争时,很多不明真相的红四方面军将士以为中央红军北上是“逃跑主义”,因此有武力解决问题的倾向。在这个过程中,徐向前元帅一句“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日后众多老帅回忆录中肯定徐向前为革命做出的大功一件。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对于这件事请,徐向前元帅本人在回忆中也讲了陈昌浩的功劳,他说如果陈昌浩要拦中央红军,自己是没办法的,因为他威望高,听他话的人多,但陈昌浩同志在关键时刻,还是起到了团结作用,支持了自己,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回到正题,陈昌浩在回到新中国后,担任了编译局副局长,继续为国家做着贡献。MAO主席也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安排他去做最底层的工作,当然像陈昌浩这样经通俄语的大知识分子,只有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才能人尽其用。

值得一提的是,回到新中国后的陈昌浩始终对MAO主席是感恩的,他对于曾经红四方面军那些部下,则是愧疚的,当然他愧疚的原因,其实就是曾经自己领导的西路军失败。

而在陈昌浩去世后,组织为他进行了重新评价,以客观的态度,还原了历史本来面貌,认为西路军的失败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并非故意为之。最终在1980年,党中央还为陈昌浩重新举行了追悼会,他的一生,正如悼词中说的那样,陈昌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关键词:陈张,在,大革命,留学,期间,便,相识,但,两人,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很敢玩,居然让贾樟柯宁浩都过气了
  • 86版西游记开机40年,“最美玉兔经”回忆拍摄往事,感恩杨洁导演
  • 注意!这几个生肖下周犯小人,易破财,意外多
  • 7月4日星座运势:顺势而上,大展宏图的四大星座
  • 爱江山更爱美人
  • 若你觉得人生艰难,不妨读一读刘备!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