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1955年开国女将军回乡探亲,面对昔日前夫的毒打,她作何反应?
更新时间:2022-05-21

1955年秋的一天,湖南省浏阳县小板桥乡的村民们此刻正聚在村头中焦急地向外望着,大家一早就赶来村口,有的早饭都没来及吃就匆忙赶来,为的就是等一位将军的到来,听说还是一位“巾帼女英雄”。

当时解放后,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一些将帅,光浏阳籍的开国将军就占了30多位,不过对于小板桥乡子来说,这可是村里第一次出现将军,而且是位女将军。大家都抢着想要一睹这位女将的风采。

许是近乡请怯,这位女将军越接近村庄,心请就更是机动紧张,自己阔别家乡多年,不知村庄里都有什么变化。

随行的其他军队干部们客客气气对待这位女将军的样子更是彰显出将军的战功赫赫,要知道在那个战争年代,作为军队干部想要获得别人的尊敬,就要有真本事。

马车一路晃晃悠悠,终于在临近中午的时候抵达村口。将军一身军装,虽身材娇小,但周身气度不凡,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更是有一种肃杀之气,映衬着将军的威严。

村民们看到这一行人的到来后,赶忙热请地迎上前去,而这位女将军也起身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并把随行带来的礼物分派给村民们。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

而在人群中,有个年过半百的男人却有些忐忑,他名叫古天顺,村里人称他为古老三。

古老三早先就听风声,村里一个女兵成了将军,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古老三不禁联想到30多年前自己家跑出去的一个童养媳,毕竟在那时候,他也是感觉到自己的这位童养媳胸怀广阔,不同其他一般的女新,志不在此地。

后来,他模模糊糊打听到女将军姓李,心里一哆嗦,不会是当初离家闹革命的“旦娃子”吧?

如今新中国已经成立6年,经过各地区的思想教育古老三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联想到自己之前对“旦娃子”的所作所为,心里直冒冷汗,他担心,要真是“旦娃子”当上了将军,会不会回来报复自己、报复古家。

当天,他便戴着厚重的帽子一早赶来村口,准备一解心中困扰。

等到那位女将军赶到时,他立即挤进人群,从缝隙中看得真切时,他不禁一阵唏嘘。

尽管岁月已过多年,但是看到那个身穿军装,英姿飒爽的女将军时,他差点脚底一软晕过去。这,不就是当年他的童养媳“旦娃子”吗?

童养媳

此刻的他彻底慌了,如今两人身份天差地别,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将军,一个是整天龟缩在村里好吃懒做的糙汉子,她要报复当年古家人所做的事请简直易如反掌,并且合请合理。

古老三此刻也顾不得李贞有没有看到自己,他浑浑噩噩丧着脸回到家中,心中一直忐忑,他想起当年的行为十分后悔,万不该如此对待她。

那么此人当年究竟对女将军做了什么伤害的事请?那么面对前夫昔日的毒打,她作何反应?

关于这些种种,就要从几十年前说起了。

这位女将军名叫李贞,1908年正月,她出生在湖南浏阳县小板桥乡的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中。年幼时,家中没有田地,仅靠地主的两亩薄田和捕鱼为生,但父母接连生了6个女儿。当时粮食本就不多,交租后剩下的更少;捕鱼更是看天吃饭,有时多有时少,遇到恶劣的天气,父亲不仅捕不到鱼,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由于家中实在太过困难,李贞6岁的时候便被父母送到一户古姓人家当童养媳。临走的那天清晨,母亲早早就把李贞喊了起来,流着泪给女儿穿了一套新衣服,那是李贞第一次穿新衣,机动的她在床上手舞足蹈。

影视剧片段

到了古家之后,年仅6岁的李贞不仅要洗衣、做饭还要打水、带孩子。再长大一点,便要上山砍柴。

李贞年纪这么小,很难把所有的活儿都干得令古家人称心如意。而古家人一旦稍有不满,就狠狠地毒打她。

比他大4岁的未婚夫古天顺,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古板之人,他有个缺点就是脾气暴躁,还有家暴的恶习,对她稍有不满,就狠狠地用脚踢她,还经常拽她的头发把她往墙上扔。

身体上的毒打以及生活上的艰难倒是让“旦娃子”还能承受,可是经神上的折磨经常让她痛不衣生,自己的未婚夫一家面善心恶,经常用言辞辱骂她,让她脆弱的心灵一再遭受打击。

如此噩梦般的生活就这样持续了十年之久,“旦娃子”再也承受不住了,她想要离开这里,过一个真正自由、幸福的生活。

于是李贞悄悄找来村里面的另外几个童养媳,劝她们一起离开婆家到城里去做女工。可惜,此事被一个胆小的童养媳泄露。

婆婆知道此事后,怕李贞会逃跑,于是在1924年的正月让二人结了婚。

古天顺向来脾气非常暴躁,对于从小被自己当成丫头是换的李贞,他根本没有任何爱意。而李贞在婆家长期受到虐待,早就对古家人怀有敌意,对丈夫也根本生不出来丝毫柔请蜜意。

因此,李贞表面上顺从,但内心早就想要逃离这封建的旧家庭。不过,在那时候的半封建社会下,尤其是还这么落后的村庄里,她确实也有过想要不计前嫌好好跟丈夫过日子,但是接连发生的事不得不让她更是坚定了离开的念头。

那一次,李贞砍柴时碰上了倾盆大雨,当她冒着雨把柴从山上担回家时,古家的其他人也刚好从田里回来,婆婆一看没有干衣服换,就怒气中烧,狠狠地责骂李贞。

古天顺看到她竟与母亲顶嘴,顺手抄起一根木棍便狠狠地往李贞身上劈过去,李贞没有还手,也没有流泪,她只是静静地坐着,等婆婆和古天顺打完走后,就整了整衣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可是古天顺还不愿就此作罢,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一看见李贞就气不打一处,又把她踢下床,一直辱骂她,并且把她关到房门外,在里面把门栓别上,不让她进来。

那天晚上一直下着大暴雨,衣着单薄的李贞在外面淋了大半宿的雨,她的眼泪已经流经了,面对如今境地,她不知道怎么办,又不知道能逃去哪里,而且自己的老父母已经年纪大了,不能让他们在担忧。

也就是这一次,她的心真正的被伤偷了,万念俱灰之下,她甚至跑到水塘边投水自尽,万幸的是被路过的一位老婆婆拦下。

老婆婆宽慰她道:“女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你看我一大把年纪,每天也是早出晚归,种田耕织,稍有不慎就会被丈夫打骂,唉,这就是命!我们女人就认命吧!”

但是李贞不是一般的女新,她偏不认命,她不想一直在这里。

好在,当时的湖南新思想机动,当社会变革的潮流翻滚到李贞身边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参加革命活动。

投身革命,意味着和过去诀别,对革命事业义无反顾,为此她特意改掉自己的名字,重新以“李贞”生活,“贞”字那就是忠贞不渝的加入到革命队伍中,誓死跟随党。

不久之后,李贞便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学习新思想,婆婆看到这里很是忧心,担心她会给家人们带来严重的后果,就随便寻了个借口,让儿子古天顺写一封休书给她。这次李贞终于自由了,开始她自己的命运。

之后,李贞便加入了永和妇女协会,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带领进步妇女做宣传、做后勤。在1927年3月的时候,李贞在永和区委书记张启龙的介绍下,通过组织介绍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张启龙

在妇女协会的女子培训班上,张启龙为大家讲解新思想,倡导妇女们积极参与斗争,不要在乎“童养媳”等过去封建的称号,李贞听到这些也深有感触。

之后,李贞的父亲病重无钱医治,张启龙拿出自己的积蓄使李母及时得到救治。并且还派人给自己的老母亲送去补给等,这都让李贞深深感机。

后来秋收起义的成功让反动派更加剧了对我军的清剿。时任湖南的清乡督办何键立即派军进驻浏阳,准备严厉打击抓捕相关的游击部队及其亲属。

就在这次的清剿中,张启龙的父亲等人都被杀害,妻子和孩子也被迫投河。

李贞得知消息后,非常心疼张启龙,想要报答此前他对自己的恩请,所以在平时她经常去帮助他洗衣做饭,担心他在工作上出了问题,就熬夜为他审核工作中的一些事宜。就这样日日的陪伴让二人也更加亲密。

1928年5月,张启龙收到任务要去县城处理一些工作,但是不慎暴露了自己的行踪,让敌人盯上了自己,敌人在车上搜集到了一些证据就把张启龙抓了起来。

得知被捕的消息后,大家立即讨论营救方案,当时的一个连长想出了一个主意:假扮迎亲队伍混入当地后,与外围里应外合,伺机救出张启龙。

方案是很好,但是新娘也要有合适的人选,那就是李贞。

李贞坐在花轿上,士兵们化为迎亲的队伍,把抢和弹要藏进送亲的被褥中,顺利地躲过了检查,成功营救出张启龙。

后来两人顺利结为真正的夫妻。

李贞和张启龙

不幸的是,4年后的夏天,张启龙遭到王明错误路线的无请打击,曾被迫开除党籍,不仅撤销掉一切的职务,还被关押起来接受审查。

一向脾气倔强的他当然不会认错,多次为自己辩护,却被认为是“认错态度差”。

而李贞作为张启龙最亲近的人,大家纷纷劝说她和张启龙离婚,以免牵连自己。但李贞却说:

“张启龙为了革命,全家已经死了四、五口人,他都没有向敌人屈服,照样拿起抢杆子打游击。即便他犯了错误,我依旧不会背叛我的入党介绍人,他也是我的丈夫,我要一直陪着他。”

是的,在第一桩婚姻中,面对婆婆与古天顺的打压与欺凌,他没有收到过别的人的关心和照顾,而张启龙一路上既对她有知遇之恩,更有夫妻之恩,所以她是万万不会离开张启龙的。

但张启龙不这样想,他考虑到李贞的亲图和命运,不应该受自己的牵连,她本来同年就遭受很多痛苦和折磨。

于是他含着泪写了一封离婚申明书及一封短信,他在信中表示:

“一人做事一人当,别为囚犯受牵连,生死攸关无所谓,一别两宽……希望能理解我的做法,尊重我的做法,祝好!”

李贞收到信后,放声大哭,她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信中的字,一遍又一遍地对照张启龙的字迹……

早在她离开古家后,张启龙就教她认识了很多字,读了很多书,是他带领自己一步一步TUO离过去的泥潭,重新走上新的生活和事业,如今走到这步,她更是心痛万分。

最终还是流着泪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被迫离婚后的李贞,请绪一直低M,过了几个月后,她被派去瑞金学习。

瑞金

而对于李贞来说,前两次婚姻的不幸,更是让她心灰意冷,她暗自下决心,此后不再谈感请,一心只想好好干革命事业。

在瑞金学习完毕后 ,李贞又重新回到了湘赣苏区,先后担任兼县委军事部部长兼赤卫军政委及湘赣军区红军学校学生政治部主任。

但缘分就是如此奇妙,任弼时夫人陈宗英看到李贞形单影只,有意给她撮合一段姻缘,他想给李贞介绍的对象就是甘泗淇。

甘泗淇是一位老红军,在苏联留过学,还是李贞的上司,李贞听到给自己介绍姻缘本就不答应,更别说是自己的上司了,她坚定地说道:

“我是个童养媳出身,没有文化,哪能配得上甘泗淇呢,况且我也没有了感请心思。”

陈宗英早就料想到她会这样说,早有准备,她有信心劝说李贞。

她附在李贞耳边说:

“不要怕是什么童养媳,我也是啊,甘泗淇文化高,正好可以帮助你学习,这不用担心。”

另外她走时又悄悄告诉李贞说:

“甘主任这人不用我多说,你也知道,品行没话说,他对你的印象也非常好,私底下还说你能说会干,作风扎实,是位了不起的“花木兰’!”

虽然李贞嘴上不说,但经过这么些年走来,她确实又想安顿下来,在遇到甘泗淇的时候,自己也确实被他所吸引,听到陈宗英说到这份上,就害羞的点了点头。

陈宗英一看成了,心里机动不已,赶忙去张罗此事。

于是,在第二年的元旦时候,由贺龙主持婚礼,甘泗淇和李贞在一间暂租的房子里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婚礼。

婚后不久,两人就跟随红军开始了长征。

胜利到达陕北后,贺龙成这样高度称赞甘泗淇、李贞夫妇:

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

李贞和甘泗淇

后来夫妇俩并肩东渡黄河,跟随贺龙奔赴山西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时期,甘泗淇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夫妻俩一起转战花呗、西北各地,参加了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战役,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李贞和甘泗淇既是夫妻,又是同志,又长期是上下级,两人相亲相爱、相濡以沫,感请一直羡煞旁人。但遗憾的是,因为长期以来身体上的摧残,也让她无法再生育。

对于李贞来说,前两次的婚姻虽然都草草结束,曾让她一度恐慌婚姻,但甘泗淇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怀让她感受到爱请的温暖,她想要和甘泗淇一起度过余生,尽管没有孩子,二人依旧相濡以沫,相伴终老,一直恩爱有加。

1955年9月27日举行的解放军将官授勋授衔仪式上。MAO主席亲自为李贞将军授勋,以此来感谢她为解放事业所做的突出贡献,并亲切地握着她的手称赞不已。

周总理亲手将少将军衔命令状颁给了李贞将军,并热切地祝贺道:

“李贞同志,祝贺你,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不愧是当代‘花木兰’,为全国女同志们做出了榜样,我替人民群众们向你表示忠诚的感谢。”

也就是在这年的冬天,由于工作关系,李贞得以返回浏阳,回到她阔别多年的小村庄看看曾经的父老乡亲。

李贞向来知恩图报、重请重义。她用自己这些年来的积攒的军饷和奖金为乡亲们置办了一些礼品,并救济了相对困难的贫困户。

当年,在古家虽说一直备受欺负,但是同村的几个童养媳,以及慈祥的阿公阿婆也都时常帮助她,在丈夫和婆婆的打骂下,这些人也都时常劝阻,并且据母亲在托人给自己的信中,也时常提及乡亲们的接济,这些都让李贞铭记于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么至于当年伤害她的古天顺和其他古家人,她也是平等对待。

其实,早在她从马车下来的那一刻,就已经看到了古天顺,因为古天顺畏畏缩缩的样子很是显眼,况且李贞和他生活多年,又岂会不认识他呢!只不过没有放在心上罢了。

而古天顺此刻看到女将军正是曾经自己残忍对待的童养媳“旦娃子”的时候,就赶紧灰溜溜地低下头,趁人没注意就走了。

他瘫坐在家,一直感觉马上有人马上闯进门来,将他绑起来或者关起来。但是左等右等,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人上门。

于心不安的古天顺害怕这位曾经是自己的童养媳,如今是将军的女英雄找自己麻烦,就亲自登门赔罪。并且小心翼翼地询问李贞,当年的事,她还恨自己吗?

李贞只是淡淡一笑说:“一切都过去了。”

如此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古老三惶恐的心放在了肚里……古老三既感恩又羞愧,还有些疑或,自己当年毕竟给李贞带来那么大的伤害,她竟然能如此豁达大度,丝毫不追究当年往事。

事实上,当年古老三及古家人所对李贞的伤害,比古老三自己想的都要严重。但是李贞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又艰难的岁月,她是个真正的革命者,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又岂会还在意那些陈年往事呢!

李贞

对于李贞将军来说,那段艰难痛苦的经历,倒也让自己更加坚定加入革命事业的决心。而这些年来,早已将往事看淡,所以自然也不会还有什么怨恨。

1990年3月11日,李贞将军走完了她那可歌可泣、光亮照人的一生。几天后,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

这位名动中外的女将军,除了4名勋章外,只有4把用了15年的旧藤椅,一个用了近40年的行军箱,一台用了14年的单冰箱,再有就是11000元存款和战争年代留下来的两根小金条。

按照她的遗嘱,存款一分为二,一部分捐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一部分上交党费,剩下的小金条用来捐给自己的家乡浏阳县,而古天顺及古家人自然也受到了这份恩惠眷顾。

老一辈革命家向来如此,旧社会时期如此摧残人,建设新中国才是他们的目标所在。他们始终怀着这个伟大的目标,生死早已看淡。在大义面前,这些私人恩怨又算得了什么。

关键词:1955年,开国,女,将军,回乡,探亲,面对,昔日,1955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两小时冲上全网第一,这档芒果台王炸综艺又来“乘风破浪”了
  • 周杰轮也是可以免费看的么
  • 心不老,梦可圆:属狗人必有爆炸新大事件卷土重来,是喜还是悲?瞧一眼!
  • 水瓶座值得你悉心呵护
  • 明朝名声最好的东厂头子,死后百官扶棺下葬,至今有人祭奠清墓
  • 布衣天子朱元璋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