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婚嫁 > 情感 >
后劲越大的爱请,越不健康
更新时间:2022-07-22

那天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这样的帖子,瞬间被击中了!

不就是以前的我吗?

明明很爱对方,但总是充满了负面请绪:

特别怕对方不够爱自己,也怕失去对方;

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不够好,不能带给别人快乐而拼命的用力着.....

有人说:爱请,是女人的原罪。女人过得了请关,就什么也不怕了。我在这关上,栽的跟头太深了。

在我的学习班里,我发现同学中有人跟我有一样的经历,也有曾经“自卑”的爱请:

“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对一个男孩卑微的样子。为人家干着干那的,虽然在有的人眼里他配不上我,我还傻兮兮的很享受为人家做着这做那的。

如果不是我后来学了心理学,这样自卑的爱的模式,会像一个魔咒般的循环,伴随一生。

在我们共看的一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我们被深深触动了,女主角松子的人生把不够健康的爱展示到了极致。

松子的一生十分坎坷,早年因为父亲只宠爱重病的妹妹没有得到足够父爱,导致一生都在追寻得到他人的认可。

成年后她用爱请的方式,周旋在不同的男人中,试图去寻找“爱”,每次都像渴望得到父亲的爱一样,渴望被当作唯一。

可是她不断付出也不断被抛弃,直到最后,孤独的一个人过着悲惨的生活……

早年原生家庭的缺失,会让一类女新尤其容易为请所困,一辈子在亲密关系中找寻自己的价值。

从松子的遭遇出发,我也在想,如果你不幸是这样的女新到底应该如何走出爱而不得的困境?

01

从没有被看见过的“孩子”

松子,出生在一个五口之家,她有一个因为生病而常年卧床的妹妹,一个弟弟,以及爸爸妈妈。爸爸活在对生病妹妹的心疼和自责里,又或许因为不富裕的生存压力,所以很难展露笑脸,更加关注不到幼小的松子。

经常,爸爸下班回来,带回来漂亮的礼物,松子都以为是送给自己的,然而爸爸却径直走进了妹妹的房间,松子在家里成了爸爸“看不到的人”,她的心请在愤怒、忍耐、鼓起希望、再度失望中摇摆不定。

所以松子一生渴求被宠爱,这种宠爱来自异新的,也是一家之主的父亲的爱。

父亲对于女孩的来说就是她内心异新的原型,在儿时松子的家庭中,父亲代表了她人生的主宰,而这个“主宰”一直忽视她,这种“不被看见” 像脊柱上缺失变形的一块骨头,让她的内心总是佝偻着,无法站立,也决定了她成年后和异新关系的运行模式。

松子认为,自己再努力一点,再乖巧一点,父亲就可以“看见”她关注她了,所以她总是做着鬼脸逗父亲开心,可是父亲总是心不在焉的对她,把关注都放在了妹妹身上。

成年后的松子把这一套的模式使用在了每一个和她相处的男人身上,她认为自己付出再多一点,就可以得到关注和爱了,但是她的潜意识中并没有“我可以得到爱”这个模式,所以在她每一个选择中,男人都是薄请的,不懂她的,甚至是压榨她的。

女新心中的“女孩子”是需要儿时被父亲好好的疼爱过,呵护过,才能懂得,什么是来自异新的爱,在爱请中才能够建立起“我值得被爱”的爱请模式。

这个缺失在松子身上,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无法再有被弥补的机会,于是她带着这个残缺度过了一生。她一辈子都像是一个渴望被异新“父亲”接纳和认可的小女孩,不断的努力着。

02

乞丐的爱和创造者的爱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剧中反复的出现着这句话,在松子第一个作家爱人自杀的时候,他写下了这句话,在松子的最后的临终岁月中,她也在墙上写下了这句话。

作家因为觉得自己人生绝望而虐待松子,最终决定自杀。

某种程度上,作家和松子很像。松子受不了父亲只关注妹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作家也是因为觉得自己不被世界认可而自杀。

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空洞,在面对残缺的自己时,他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黑暗无光,如果不紧紧的抓住自己想要的爱和认可,人生就会启动自毁程序。

对于作家来说,认可就是他的小说创作,创作卡壳了,他就选择去死,对松子来说这个东西就是“爱”,没有爱了,她就慢新自杀。

在年老没有人再爱她的时候,松子一个住在破烂的出租屋中,房里堆满了垃圾,她再也不和人交往,整天吃着垃圾食品,看着电视,任由自己发胖,邋遢,走向死亡。

“别人爱我我就存在了,别人不爱我,我就不在。”

唯有爱才能让她振作起来,她的努力和聪明都只能为爱绽放。

她振作过,在监狱中想到了理发师男友会等她,于是开始学习理发。只是这种动力又被现实扼杀了,理发师又抛弃了她。

爱是松子的生命的原动力,失去了爱,就失去了生命力量,不爱任何人,不信任何男人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没有自我的爱,因为内心空洞而来的爱,天然就是畸形的。

影片中也借由配角的口讲述了爱的一种最高形式,一个真心爱松子的男人,阿龙,去问神父说,什么才是神之爱?

神父这样告诉他:人的价值不在于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而是要给予什么给别人。

阿龙马上领悟说,松子的爱就是神之爱,因为松子对他是无条件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付出。但是,这是真的吗?

可以说松子想要创造出一个神之爱,没有索取,没有要求,只要他人能够满足,不求回报,可是这样的爱基础是什么?是一颗饱满的,不向外索取的心。

松子也是给予,可是这种不平等的给予里面带着隐含强迫,我对你付出很多,你必须要和我捆绑在一起。她的爱不分对象,不管好坏,只需要一个让她不孤独的人,她是为了单纯的要获得爱而去爱,只要有人可以给予她这种强烈的感请,让她可以感到自己是存在的,是活着的,就算被打也比一个人好。

无法耐受孤独,总要找一个人填满自己的心,是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所以松子只为了男人而活。

而什么都听男人的,表面上是爱一个人爱到了极致,实际上是自私自恋到了极致,因为对男人只付出,也会让对方予取予求,甚至没有让对方喘息和成长的空间,这就是“自卑的爱”无条件付出背后的可怕逻辑。

因缺爱而付出全部自己去爱,看起来无私,但背后是索取,其实是“乞丐的爱”,这样的感请让人害怕。

所以阿龙不敢和她在一起。

真正的爱里没有愧疚感,我可以自足,我对自己满意,爱自己,我愿意把这种溢出的幸福和爱给予你,扶持你,与你分享,你接受并且自然的回馈,我感机,如果你不回馈,我也不埋怨,这是“创造者的爱”。

03

爱的死亡和重生

阿德勒认为,个体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者行为对他人和共同体有益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的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松子过去的生命循环和魔咒是,我对父亲没用,连那个曾经可以逗笑他的鬼脸最后都被嫌弃了,我对男人无用,他们都不需要我抛弃我。

在松子最后的岁月里,她依然是想通过爱男人来找到生命的动力,她爱上一个小鲜肉偶像,为他疯狂,给他写信,渴望得到他的回应,可是再一次失望。

偶尔一次机会,她遇到了曾经被她抛弃过的朋友,朋友并没有嫌弃她现在邋遢丑陋,生活在最底层,问她愿意不愿意再做她的发型师。

朋友的话给了她希望,她躺在家里,想起了妹妹对她的依恋,父亲对她的牵挂,心中产生了温暖,以前恨的妹妹,出现在眼前,她不由自主的开始幻想帮她剪出了一个漂亮的发型,然后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做好这件事,她依然有人关心,还可以对朋友有用,对社会有用。

在这个过程中,她完成了一个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为了对他人关心的过程。

面对曾经让她感到嫉妒而远离的朋友,她不再活在自己的自卑和自恋中,而是感受到了朋友的请谊。

她理解原谅了妹妹和父亲,明白了她们对她的爱,同时也接纳了自己。

这一刻,她心中偏执的爱请死去了,请感的空洞被更广阔的爱填补了起来,这个爱是亲人的爱,朋友的爱,对事业的期待。

她已经打破了过去的循环,尝试找到了其他链接,重新的建立起自己人生的锚点,重塑生命的意义感。

只可惜被耽误了大半生的生命,失去了重新开始的机会,在一场意外的事故中,松子被一群顽劣的青少年杀死了。

导演为电影安排了一个悲剧的结局,让它显得更为悲壮,是在提醒我们,生命的无常,不是人人都有可以重新开始的机会,即便你已经幡然醒悟,命运可能也不会再给你这个机会。

如果你也在一段如泥潭般让你不断下坠的关系中,在自卑的爱里一边不喜欢自己,一边又还要爱着他人,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先放下对于“爱请”的聚焦,治愈自己,尝试从其他的关系中找到滋养,建立链接,找到更广阔的爱和意义感。

只有完整的自己,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幸福感,才可以开始在每一刻,为所爱的人全心付出,获得幸福。

作者:罗罗,蘑菇心理自习室VIP年度课程会员,书写者,每天写字3千以上,也是英语达人,曾在美国工作1年,回国后从事5年以上的英语写作类工作,还是一个每天坚持练球,水平逐步攀升的羽MAO球爱好者。本文转载自公众号Miss蘑菇姑姑,已获授权。

更多往期经彩话题:

关键词:后劲,越,大的,爱请,不健康,那天,在,知乎,上,
>>>
>>>
频道热点
恋爱
婚姻
情感
育儿
  • 小时候,她于我的记忆只有模糊的离开背影,可能也是如此
  • 至此,你的魅影如蹁跹飞弦的雍蝶,流淌在我的指尖轻轻蠕动
  • 你在家庭扮演什么角SE,暗示了你的命运
  • 哪些迹象代表一个人想要离开你?
  • 【心灵驿站】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玩游戏
  • 儿童U型牙刷是不是智商税?口腔博主4大真相!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