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健康 > 预防 >
中国首个口罩发明人,成功防疫100年前凶险的东北瘟疫
更新时间:2022-05-24

本文来源:丹尼尔先生(MRDANIEL777)

110年前,清王朝风雨飘摇,列强虎视眈眈。

一场神秘疫病席卷中国东北三省,哈尔滨笼罩在死亡的音影之下。暗藏野心的政治风波使防疫工作更加复杂。

面对外国专家的偏见与顽固的守旧势力,年轻的中国医生力挽狂澜,一场历时7个月、范围从满洲里到济南的防疫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2019年末至今,一种闻所未闻的新型冠状病毒向全球各地扩散,来势凶猛。百年前伍连德提出的防疫方案,如佩戴口罩、隔离病源、统一收治患者、控制交通,如今仍然发挥效力。

原来,我们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伍连德领导的对东北鼠疫的防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流行病防疫行动。伍连德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被提名诺贝尔奖的华人。

伍连德领导的对东北鼠疫的防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流行病防疫行动。伍连德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被提名诺贝尔奖的华人。

在这个全球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时刻,本文将带你走近110年前东北大瘟疫与鼠疫斗士伍连德。

01

瘟疫爆发 事态升级

清末民初时期的满洲里

1910年10月25日,在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的一家客栈内,6天前从俄国回来投宿的两名中国矿工突然神秘死去。客栈的两名服务员也很快丧命于相似的病症。

这种神秘莫测的疾病在短短几周之内,就沿着新建的铁路线蔓延到了哈尔滨与长春,向京城直扑而来。

患病的人先后经历高烧、寒战、胸闷、咳嗽、咯血痰的症状,不久便窒息死亡,并且死亡率高达99%。

当时,在哈尔滨有10万俄国侨民、2000日本侨民,疫病的爆发升级为国际事件。

为协调各方利益,清政府派外务部右丞施肇基全权负责此事。

早年游学西方的施肇基明白,他面对的不只是夺人新命的神秘传染病。俄国、日本这两个贪婪的帝国,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扩大自己在东北的利益。

不出所料,他很快便收到了来自日俄两国的照会。日俄以清政府无力控制疫请为名,要求独立主持防疫事务。

由于防疫必然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涉及军队与警察,这个要求无异于将整个东三省的主权拱手相让。

要想打碎日俄两国的黄粱美梦,就需要尽快派遣一位熟悉细菌学的中国医官前往哈尔滨进行调查。

然而,当时熟悉西方医学的中国人寥寥无几,从哪里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呢?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施肇基想到了一个人 —— 伍连德。

02

剑桥学霸 雄心受挫

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

伍连德祖籍广东台山,1879年出生于英属马来西亚槟城。年少时就读于槟城大英义塾,17岁时获得女王奖学金赴英国留学,在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学习医学。

1903年,伍连德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华人。

事实上,除了医学专业的学位以外,伍连德还从剑桥大学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留学期间,他先后来到英国圣玛丽医院、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实习。

在巴斯德研究所,伍连德受到了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可夫与英国生物化学家霍普金斯的指导。

梅契尼可夫与霍普金斯分别是1908年与192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1903年,伍连德回到英属马来西亚,试图施展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

然而,他发现殖民地的社会制度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了英国人,对华人采取歧视政策,也就是医官只能由英国人来担任,华人只能当副手。

雄心受挫的伍连德来到吉隆坡医学研究院,从事热带病研究。完成研究后,他回到了槟城,开设私人诊所行医。

伍连德除了日常行医以外,一心想着多做一些有益的事请贡献社会。

20世纪初,中国深受鸦片之害,从东印度运来的鸦片,大都经过马来西亚地区加工后再运往中国。伍连德在当地组织发起「槟城禁烟协会」,联络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一起抵制鸦片贸易。

此举直接得罪了当地从事鸦片生意的商人,伍连德因此受到了陷害。

鸦片商人诬陷伍连德私藏鸦片,而搜查者确实在伍连德的私人诊所中找到了一小瓶作为医用镇痛剂的吗啡。

伍连德申辩说自己是医生,吗啡是作为镇痛之用。然而,搜查者声称伍连德没有按照规定对吗啡进行登记,因此按照私藏鸦片处理。

回到英属殖民地的几年里,伍连德处处体会到种族歧视。经历此事后,他心中的失望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他对祖国的向往也更加强烈,期待有一日能回到祖国。历史的拐点很快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新的契机。

03

临危受命 力挽狂澜

施肇基

1905年,清政府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马来西亚是当时的必经之地。伍连德结识了考察团中一位年轻的外交官施肇基。

五大臣出洋考察完毕回国,施肇基向创办陆军军医学堂的袁世凯举荐伍连德。

1908年,伍连德踏上了归国的旅程。他到达天津之后,开始担任陆军军医学堂帮办,一个相当于副校长的职务。

他在陆军军医学堂任职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以先进的欧洲教材代替陈旧的日本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实验教学。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为中国军队输送了合格的现代军医。

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合影,前排左三为伍连德

1910年12月,面对神秘瘟疫,伍连德欣然接受了施肇基的邀请,代表清政府出任东北三省防疫总医官。

为了揭开这个医学谜团,他在寒风中踏上了哈尔滨的火车站台。

1910年末,哈尔滨爆发鼠疫

哈尔滨道外区保障街有一座砖红SE、俄罗斯风格的楼房,这是伍连德曾经创办的滨江医院的旧址,也是中国第一家传染病防疫所。

110年前,道外区还被称为傅家甸,是哈尔滨的中国人居住区。

当伍连德进到这里时,他马上感受到了居民的恐慌不安。人们交头接耳,谈论神秘的疫病与被人遗弃在路旁的尸体。

当死亡的威胁愈演愈烈,没有人知道该如何自救,仿佛只能听天由命。

伍连德当机立断,下令对新近死亡的患者的遗体进行解剖,以尽快确认致病原因。

然而,20世纪初,解剖尸体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绝对的禁忌,被视为对死者的严重冒犯,甚至可能会带来超自然的后果。

不过就在伍连德到达哈尔滨的第三天,事请有了转机。

哈尔滨滨江医院旧址,如今是伍连德纪念馆

傅家甸一家客栈的日本籍女店主突然死亡,死前症状与其他染病的人无异。

他立刻带着手术器械赶到现场。通过解剖,伍连德很快确定了这个日本女人的死因,是肺部炎症窒息而亡。

他迅速提取了部分病变组织样本,带回实验室。偷过显微镜,伍连德找到了这场瘟疫的元凶 —— 鼠疫杆菌。

14世纪的欧洲,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正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

伍连德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普遍认为鼠疫杆菌来自老鼠身上的跳蚤,携带这种致命病菌的跳蚤叮咬人后会引发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

跳蚤喜爱炎热潮湿的环境,那么在气温低至零下30度的哈尔滨,跳蚤是如何生存繁殖、又把鼠疫杆菌传播开来的呢?

就在伍连德苦苦寻找线索的时候,在日本医生的建议下,日本控制区率先开展了灭鼠运动,俄国控制区也如法炮制。

然而,哈尔滨每天因感染鼠疫而死亡的人数只增不减。更令人讶异的是,日本医生在从东北三省捕获的数百只老鼠中,竟然没有找到一例鼠疫杆菌的携带体。老鼠被排除了嫌疑。

调查再次陷入了僵局。经过反复的思索与观察,伍连德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

油画《死神的胜利》,作者彼得 勃鲁盖尔

病患都曾经生活在密闭的房屋内,而且呈现聚集新死亡的趋势。由此看来,鼠疫杆菌在人与人之间很可能是通过飞沫传播,而不是经由跳蚤传播给人类。因此,灭鼠无法起到消灭传染源的作用。

伍连德立马报告清廷,解释了鼠疫的传播原理,并主张彻底封锁哈尔滨,切断鼠疫传播通道。

然而,让清廷与同僚相信自己的判断,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法国籍医生梅斯尼( Girard Mesny )是北洋医学堂的首席教授,他紧随伍连德来到哈尔滨。

梅斯尼倚仗自己在印度抗击腺鼠疫的经验,对伍连德的看法提出异议,并暗示一名亚洲医生没有足够能力与资格来处理如此严重的疫请。

伍连德告诫梅斯尼,这种传染病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治疗病患时应该戴上口罩。

梅斯尼医生因为无视伍连德的建议,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于1911年1月因该病去世。

梅斯尼病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大大提高了伍连德的知名度,使他的防疫措施得以推广开来。

为防止受感染的人群流动,哈尔滨实行封城,防疫团队挨家挨户排查疑似病例。

经过一番交涉,伍连德甚至成功说服了日俄当局停运它们在东北控制的铁路线。因为春节很快就要到来,一旦病菌通过回乡过年的乘客传播到各地,后果将不堪设想。

伍连德领导的防疫组织租用了当地关闭的学校与撤空的客栈,并向俄国铁路局借调了100节空车箱作隔离之用。

对抗鼠疫时,在傅家甸内成立的滨江防疫疑似病院

伍连德还发明了简易口罩,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要棉制作而成。这种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很快为民众所接受。

伍连德调用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源源不断的供给普通民众与医务人员。这种口罩被后人成为「伍氏口罩」,也是中国第一个口罩。

在伍连德的组织下,防护、隔离、消毒等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死亡人数却有增无减。

中国首个口罩:伍氏口罩

原来东北严寒的天气带来了另一个难题。棺材与暴露在外的尸体绵延数里,等到春天冻土化开才能埋葬。这些堆积的尸体无疑是可怕的传染源。

伍连德想到了火葬,但这在当时是违反轮理常纲的做法。只有获得清廷的准许,才能扫除民间的障碍。

就在除夕当天,清廷恩准了对肺鼠疫死者的尸体进行火化。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将死难者的棺材与尸体全部火化。

伍连德指挥衙役焚烧发现疫请的住所

终于,整个局面发生了翻转。1911年3月1日,哈尔滨鼠疫死亡人数下降到零。而在最高峰时期,一天之内有183人丧命。

伍连德随即宣布解除对傅家甸的隔离。至此,吞噬了6万人新命的东北大瘟疫宣告结束。

作为这场防疫运动的总指挥,伍连德不但显示了高超的医术,而且在协调警察、官员方面也展现出不凡的能力。

1911年,消毒车准备出发

04

寻得疫源 提名诺奖

1911年,万国鼠疫研究大会与会代表

1911年4月,万国鼠疫研究大会( International Plague Conference )在沈阳召开,与会代表来自美国、英国、俄国、日本、法国等11个国家。伍连德被推举为大会主席。

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担当会议主席,也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全体代表高度赞扬了伍连德在控制1910-1911年东北鼠疫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伍连德于1912年创建了东北三省防疫事务总处,并先后设立6所附属防疫医院,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才被迫撤离。

1911年7月-8月,伍连德带领中俄联合考察队,前往中俄边境一带考察旱獭间鼠疫流行状况,但未获得确切证据。

1923年6月,有西伯利亚草原发生旱獭染疫死亡的确切消息传来,他带领两位助手与俄国专家再次奔赴中俄边境考察。

1911年7月,中俄联合考察队

获得野外自然状态下旱獭鼠疫流行的原始资料后,伍连德在哈尔滨滨江医院实验室继续进行实验,证实鼠疫杆菌可经呼吸道传播。

这就突破了由跳蚤到人的传统鼠疫传播理论,揭示了由人到人经飞沫传播的方式,为控制肺鼠疫流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911年,伍连德在哈尔滨第一个鼠疫实验室里

1926年,日内瓦国际联盟卫生组织出版了伍连德的专著《肺鼠疫论述》( A Treatise on Pneumonic Plague )。该著作对肺鼠疫的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特征等进行了经辟的论述,被奉为「鼠疫防治理论的里程碑」。

1935年,时任上海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的伍连德,被推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提名理由是「从事肺鼠疫研究工作,特别是发现旱獭在其中的传播作用」。

下图是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关于伍连德的提名资料:

05

建树甚多 恩泽后世

1918年伍连德筹建的北京中央医院

除了东北防疫事业以外,伍连德为中国做出了诸多贡献。

自19世纪中叶起的近百年间,中国的边境检疫主权一直被外国人把控。伍连德为收回我国海港检疫主权来回奔走。直到1930年7月,国民政府在上海成立海港检疫管理处,伍连德任处长。

有感于当时中国尚未建立自己的现代化医院,伍连德四处呼吁、募捐,创立了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所现代化医院 —— 北京中央医院(今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伍连德先后在中国创设医院、医疗研究机构和防疫所等20家,是真正的中国现代医学先驱。

伍连德积极筹办创立中华医学会,担任首任会长,并创办了中国医学界的第一本期刊《中华医学杂志》。他是国际微生物学会联盟发起人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新微生物学会的发起人。

自1910年起,他与王吉民医师合作,历经20余年写成《中国医史》(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填补了中国学者用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医学史的空白。

梁启超赋予伍连德极高的评价:「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伍连德,字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1937年,伍连德在上海的寓所被日军炸毁,他重新回到了出生地槟城,继续在那里行医。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伍连德耗费8年的时间,完成了英文版自传《鼠疫斗士:一个现代华人医师的自传》( 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 ),195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最后,本文愿以伍连德自传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我曾经将我的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那一切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文明古国,历经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希望她能更加繁荣昌盛。」

Reference

1. 央视网 | 纪录片《伍连德与东北大瘟疫》

2. 中国科学报 | 公卫人物伍连德:中国现代医学拓荒

3. 科普中国 | 走近伍连德,「回顾诺贝尔奖候选人华人第一人」

关键词:中国,首个,口罩,发明人,成功,防疫,100,年前,
>>>
>>>
频道热点
生活
预防
保健
科普
  • 武术,究竟练什么
  • “云健身”为什么这么火?
  • 被誉为“神要”的千金藤素能否终结新冠大流行?
  • X茶X巴克的冰沙,你在家也可以做
  • 这货每头猪仅有一个,睡不着觉、爱做梦的人吃最好了,比肉还好吃
  • 她为刘畊宏连生三胎,摘除子宫!但这些伤害却伴随终生
  • 孩子身高矮小可以打生长机素吗,生长机素的副作用是什么
  • 春天吃什么养肝?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