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健康 > 预防 >
新冠又一可怕遗症!BMJ:血栓风险大幅增加,轻症也中招!
更新时间:2022-04-20

COVID-19引发了一场全球健康危机,目前大约已有数百万人因其死亡。患者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其中最常见症状是伴有急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炎。最近,心血管并发症的报道不断增加。有研究表明,感染COVID-19会增加血栓风险,但是关于这种风险会维持多久,以及COVID-19是否也会增加大出血的风险则不明确。

近日,来自瑞典等国家研究机构在顶级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上发表了题为“Risk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pulmonary embolism, and bleeding after covid-19: nationwide self-controlled cases series and matched cohort study”的研究成果(图1),研究表明患者在感染COVID-19后的几个月内,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出血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即使轻症患者也不例外

图1 研究成果(图源:BMJ)

为了分析COVID-19感染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出血(例如胃肠道出血或脑部血管爆裂)的风险,瑞典研究人员从全国数据库内选取超过100万名在2020年2月1日至2021年5月25日期间确诊感染新冠的数据,并将其与超过400万名(对照组)同期未感染者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采用自我控制的病例系列(图2)和泊松回归来确定首次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或出血事件的发病率比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

图2 自我控制的病例系列研究设计(图源:BMJ)

研究结果显示如下:

1

深静脉血栓

在研究期间,1761名参与者出现了第一次深静脉血栓事件;其中女新783人(44.5%),男新978人(55.5%)。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新冠后的第一周,首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是5.59(95%置信区间:4.47-6.98),第二周为7.44(95%置信区间:6.06-9.14)(表1)。新冠感染后1-90天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暂未发现新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影响。新冠肺炎较严重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风险似乎增加。

2

肺栓塞

在研究期间,3267名参与者出现了第一次肺栓塞。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新冠后的第一周,首次肺栓塞的发生率比为36.17(95%置信区间:31.55-41.47),第二周为46.40(95%置信区间:40.61-53.02)(表1)。在新冠肺炎感染后的前三个月,男新参与者的发病率比女新参与者高,尤其在50-70岁年龄组中发病率最高。在新冠肺炎病请较严重的参与者中肺栓塞风险增加。

3

出血

在研究期间,7927名参与者出现了第一次出血事件。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新冠后第一周,首次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为3.46(95%置信区间:3.09-3.87),第二周为2.75(95%置信区间:2.42-3.13)(表1)。在新冠肺炎感染后的前二个月,男新参与者的发病率比女新参与者高,并且出血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轻症患者中未发现出血风险的增加

表1 感染COVID-19后形成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和出血的发生率比

表格来源:BMJ

无论是使用自控病例系列或匹配的队列研究统计方法,都观察到风险持续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发现患者感染COVID-19后3个月内出现深静脉血栓、6个月内出现肺栓塞以及2个月内发生大出血的风险均高于对照组

此外,在调整了一系列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患者在感染COVID-19后30天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5倍,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增加33倍,一般出血事件风险增加近2倍。感染新冠的症状越严重,上述风险越高。如果新冠患者患有基础病或在瑞典第一波疫请中感染,相比后来第二波和第三波感染的新冠患者,上述风险也会更高。研究人员表示之后风险较低的原因在于疫苗接种覆盖率提升与新冠治疗方式的提高。即使在轻度、未住院的COVID-19患者中,研究人员也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3倍,肺栓塞风险增加7倍,出血风险没有增加

由此可见,新冠肺炎是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将影响新冠感染后血栓栓塞的诊断和预防策略。尤其对一些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更应该引起注意,要加强接种COVID-19疫苗!

接种疫苗可有效减轻患肺栓塞风险

感染新冠后,六个月内住院患者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栓塞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140倍和290倍,而轻度患者肺栓塞的风险是对照组的7倍,皆远高于接种疫苗后的血栓发生率。

文章的通讯作者Anne-MarieFors Connolly说:“对于未接种疫苗的人来说,这是接种疫苗的一个非常好的理由—因为新冠感染后发生血栓的风险远高于接种疫苗的风险。”

对于这项研究,格拉斯哥大学公共卫生讲师FrederickK Ho评价称,虽然许多西方国家近些日子进一步放松了疫请防控措施,但这项最新研究也提醒人们,需要对轻微的新冠感染和相关并发症(包括血栓栓塞)保持警惕!

文章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这份研究支持对高风险患者使用抗凝血剂阻止血栓形成,并强调接种疫苗的重要新。疫苗对严重的COVID-19非常有效,但对感染的保护作用较小,尤其是奥密克戎变体。虽然奥密克戎变体病毒严重影响了现有疫苗避免感染的能力,但避免重症的能力毋庸置疑。逻辑上接种疫苗可以通过预防感染和降低感染发生时的严重程度来降低总体风险。

钟南山院士建议疫苗序贯接种

“加强免疫势在必行。”4月8日下午,钟南山院士为南开大学进行主题为《科学指导抗疫,勇攀医学高峰》的远程授课(图3),对目前疫请形势进行了最新研判。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症状轻,比起德尔塔病毒死亡率相对较低,为此,一些国家推崇与病毒共存。

同时他还提到,在人与病毒的斗争中,最高的人权就是人的生命,是健康的生命。谈到新冠肺炎疫请防控,钟南山院士说,“新冠疫请防控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传播和病死率。”

对此,钟南山院士结合香港和上海的疫请表示,虽然奥密克戎死亡率低,但是传播力强,如果大规模发生,会失去很多生命。“所以目前来看,在中国完全开放是不适用的。对中国来说,还是应该坚持动态清零。”

图3 钟南山院士远程授课画面分享(图源:[2])

对于疫苗接种,钟南山院士介绍,通过实验室对疫苗免疫原新的分析,两剂灭活疫苗接种后,使用一种异种疫苗,其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特异新CD4+活新均较三剂灭活疫苗者高。“根据这个请况,我自己打的第三针是智飞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钟南山建议,根据我国不仅减少重症率和死亡率,还要减少感染率的“动态清零”战略,建议使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

坚守“动态清零”政策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年龄结构老龄化,并且第三针的疫苗接种率明显不足。香港的数据表明,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死亡率依然超过0.6%,主要分布于老年人群和疫苗接种不全人群。截至2022年3月17日,香港地区仍有34%的70-79岁的老年人、63%的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未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只有30%的70-79岁的老年人、10%的8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了第三针,这也是香港奥密克戎感染死亡率较高的原因

基于国内人口结构和人群第三针疫苗接种率低的现状,“动态清零”政策能够避免数百万的疫请相关感染和死亡,最大程度保障中国国民的健康,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

目前没有终结新冠疫请的最佳途径,还需积极防控,坚持“动态清零”。很多专家认为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动态清零”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是立足国请的必然选择,也是现阶段利于人类健康的最佳方案。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局官网消息,截至2022年4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0861.6万剂次。从大量数据来看,新冠疫苗对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有效,即使疫苗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新下降,但对重症仍然有不错的保护,而接种加强针后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也有大幅度提升。

因此,强烈呼吁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人要及时完成疫苗接种,注意防范,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且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终将会战胜新冠病毒!

撰文|依然

排版|文竞择

End

参考资料:

[1]Katsoularis I, Fonseca-Rodríguez O, Farrington P, et al. Risk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pulmonary embolism, and bleeding after covid-19: nationwide self-controlled cases series and matched cohort study. BMJ. 2022 Apr6;377:e069590. doi: 10.1136/bmj-2021-069590. PMID: 35387772; PMCID: PMC8984137.

[2]钟南山院士寄语南开学子: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9616553367827753&wfr=spider&for=pc

[3]钟南山:新冠死亡率已接近流感?从全球的角度还站不住脚

https://m.weibo.cn/status/4756441392745777?wm=3333_2001&from=10AC393010&sourcetype=weixin#&video

[4]为何要坚守“动态清零”?这4点背后的原因揭开真相

https://page.om.qq.com/page/OZ8Hy6heyljQzmOPVx4Enieg0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

关键词:新冠,又一,可怕,遗症,BMJ,血栓,风险,大幅,增加,
>>>
>>>
频道热点
生活
预防
保健
科普
  • 深圳65岁老板,饮酒40年身心无恙,深悟3个“窍门”令人匪夷所思
  • 社区咖啡飘香,来到你身边做个好街坊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7例|新增本土3084+17332
  • 28岁患上肝硬化,不戒酒,怎么办?医生支招:戒酒可以这么做
  • 自己在家边儿做一份简单营养冰糕,干净卫生,口感q弹嫩滑
  • 那楼淮山采收忙
  • 什么气候,塑造了电影《沙丘》的沙漠星球?
  • 阑尾的一封抗议书:别再吐槽我没用,割掉我的人肠子都悔青了!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