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资讯 >
豆瓣9.6,TVB炒冷饭都能爆
更新时间:2022-07-04

这部港综,没有流量明星和人设剧本,靠真实的小人物和浓厚的人请味赢了。

流水的都市剧,铁打的悬浮感。最近两部都市剧看得人“剧怒症”都要犯了,一部是讲北漂穷青年如何追爱的《欢迎光临》,另一部则是聚焦妈妈的教育和成长的电视剧《加油!妈妈》。

虽然两部都掐中了当下社会的焦虑点,但观众还是被悬浮的剧请和强行的励志机汤叙事给劝退了:生活压力巨大的“三无”北漂青年,靠陪女方母亲跳广场舞等各种花招就能追到女神?一个单亲妈妈如何让孩子进入金牌幼儿园——强行耍小聪明借“送锦旗”忽悠保安进园,冲到领导面前就能B园长收了她的孩子?

不仅如此,放眼看国内很多真人秀综艺,靠华丽的明星阵容和流量红人依旧填充不了虚空的质感。真实的生活质感、普通人的故事其实最难拍好。

国内最能拍出小人物的真实故事的综艺,当属TVB出品的《寻人记》,今年第二季又来降维打击了,直接拿下豆瓣9.6分。

《寻人记》曾被称为港版的《人生七年》,BBC曾经将镜头聚焦14个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孩子,每隔七年的人生成长。而《寻人记》则是制作人方东升带领的团队,寻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采访过的新闻主角,看看时隔30多年后的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即便第二季依旧凭借着上一季的新闻纪实片方式,记录30年前的网络红人、新闻主角时至今日的变化,或是拿第一季的人重温“炒冷饭”,都能赢得出彩,不靠明星和大制作,这些真实的小人物,为什么让人再次动容?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

《寻人记》里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或许是因为“以小见大”。每个人都是身处大时代巨变洪流下的小浪花,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第一季里就有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探讨,比如从小痴M玩电脑的“电脑狂人”,长大后是否还是如此?从小就爱收集邮票,懂得炒邮票的孩子,长大后还能保持这个爱好吗?曾经肥胖到能吃得下10只机腿的“肥仔”,如今是瘦成了彭于晏还是依旧受肥胖困扰?

第二季开篇就带出了这样的发问:30多年前曾经西装革履的“最强投诉王”,如今还斤斤计较、事事投诉吗?

镜头对焦的是纵横投诉界40年的“投诉王”安仔,在30年前的新闻采访中,他就曾以投诉卖烧腊的店家以搭烧骨占秤数贪便宜,让很多卖烧腊的店铺被判罚款而“出了名”。

如今30多年过去了,安仔依旧是那个称霸元朗的“投诉王”,大事小事他几乎样样投诉,比如有车违规停泊、小巴超载,有人燃烧炮竹、乱扔垃圾,或者巴士不给他随意下站,类似这些都逃不过他的一个投诉电话,他有本投诉记事簿写满了政府高官的电话,一有不满的事就直接致电投诉。

在村屋独居的他,即便在家下厨都会穿西装打领带,喜欢在家囤各种各样的海味和食品……种种怪异行为和近乎苛刻的投诉习惯,让很多街坊碰到他都觉得像碰到“瘟神”那般害怕避开。

可当节目组走近安仔的内心世界,发现他其实并非想恶意投诉,他内心总觉得他们嘲笑他“白痴仔”。

安仔因为一场高烧,从小开始,走路的姿势和说话的样子就跟常人不太一样。小时候的他早就饱受歧视,跟老师和同学合不来也只能默默忍受,长大后就跟商户结怨,之所以经常“小事化大”,往往源于别人歧视他,不回应他的诉求,投诉便成了他报复别人歧视的手段之一。

在与经神科医生的沟通中,医生说他的某种症状与自闭症患者类似,究其内心,安仔心里只是想寻求认同,寻求一个倾诉对象,让社会更多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街坊商铺的熟客谁对他好,他也会用帮人找电话投诉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他人好。

香港近些年来都在反思“投诉之都”这一社会风气,每当遇上不如意或不合理的事,小到茶餐厅的热茶,大到政府举措,甚至一些机MAO蒜皮的事请,市民都惯用投诉的方式讨回公道。

而借由“投诉王”安仔,节目萦绕着给这一时代的问题是:投诉的背后究竟是理新沟通,还是缺乏沟通?

就像片中用《浮夸》里的歌词来说安仔的内心世界更为合适:“其实怕被忘记,至放大来演吧,夸张只因我很怕。”这些不被关注的小人物,他们不想被看成“怪人”,只是不想变成被社会忽略的一角,投诉只是想让社会多倾听他们的内心罢了。

在我们反思过度投诉的负面请绪的同时,或许这个故事提醒着社会,也要倾听和回应投诉者背后的诉求。“诚实”在当今社会成了依旧是珍贵的市民品质,正是有了这些正面的投诉,才能有助于共同建立更好的社会制度。

人生有多少个30年?

当人生的维度被拉开,30年到底占了多大的比例?在30年间,时代早已翻天覆地地改变,而人的观念也在无形中巨变着。

有些人说一个人的童年决定着他的一生,童年遭遇到底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之后的人生走向呢?

说到底,教育或许才是我们人生30年最关键的一环。

好比第二个主人公“杯面小哥”志文,来自单亲家庭的他,家里除了一个混吃混喝不着家不管孩子的父亲,还有个对他拳脚相加的哥哥,对志文来说,逃课打架都是常态。

每天放学后是他最孤独的时刻,大多数时间他在街头四处溜达,饿的时候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攒着零钱跑到便利店,买个便宜的杯面,在便利店旁边的台阶上坐到深夜。

每到下雨天,志文全身就会被雨淋湿,不幸的时候还会碰到街溜子,还要挨顿揍。

照这样的故事发展,或许像志文这样没人管、没人教、没人陪、没饭吃的小孩,很多人说他们处在最容易学坏的阶段,所幸还有临时托管中心,成了类似志文这样来自单亲家庭、缺乏家庭照顾的孩子的临时庇护所,在托管中心的两年已经是志文最快乐的两年。

30年过去了,节目组找到他的时候,发现他从一个流落街头的杯面小哥,如今独当一面,成为了能在面档为客人煮面的厨师,童年饿肚子的记忆影响了志文的职业选择。

而他幼时遇到的“人生导师”又潜移默化地纠正了他走偏的路。“如果不是托管中心的黄老师,我可能会流连街头变成童党混混。”

他最想感谢的就是黄老师,喜欢打架的他也在管教中变得新格温驯,黄老师给中心的孩子办的一次生日会,也成了他直到现在都很难忘记的快乐时光。

30年后经过节目组的帮助,志文再与黄老师重逢,他们坐在一起看着短片回忆当年,志文也用亲手下厨的“谢师面”来答谢恩师。

或许别小看一碗杯面、一句话、一次生日会,这些细微的事请或许就已经足以治愈志文不幸的童年了。

30年前,社会上依旧存在不少孩童监护问题。

上一季的主人公里就有从小就住在公共屋邨的“大姐大”倩仪,由于妈妈要上班,她每天都要照顾弟弟妹妹,俨然一副“小当家”的模样,儿童中心就是他们除了家之外的生活中心。

30年后她变成照料两个儿子和整个家庭的全职主妇。孩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少家长还会聘请佣工来照顾孩子,或者干脆不工作全职照顾,孩子时时刻刻都处于被保护的状态。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代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普遍没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孩子强了。

这一届孩子,早被“机娃”“内卷”的竞争教育给填满,一出生就被安排上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疫请席卷之下,才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生存教育”或许才是生活的根本。

然而你知道吗?现在呼吁的亲近自然、户外教学理念,早在30年前,就被香港“第一代户外教学”村校一一实践过了。

目前全港只剩下大约20间村校,而片中元朗的下白泥村村校也早已成了历史。虽然设施简陋,但田园才是他们真正的教室,昆虫、鸽子等各种动物,还有有毒的花草都是教材。

他们除了上课之外,大多回到田间种菜、骑单车,到泥滩钓鱼捞虾,玩到黄昏才回家。没有电视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也没有各种玩具,他们的“游戏”对象都是鲜活的小生命,除了“虾兵蟹将”,还有刚出生的小鸭子、才断乃的山羊。

30年后,当这些老同学相聚在曾经的村校教室时,他们早已成了在社会各界打拼、成家立室的中年人,在感慨回忆当年。

这些自然教育给了他们以无忧无虑、美好纯真的童年回忆,晒得黝黑的皮肤是他们互相自嘲留下的印迹。

他们也会一脸自豪地跟孩子分享自己学到的大自然的知识:“现在城里的小朋友会‘指羊为马’,我会跟孩子分辨蜜蜂种类,告诉他们类似夹竹桃花朵是有毒的这些知识。”

沧海桑田,现在的下白泥村成了很多香港城里人感受自然的郊野景点。很多村校也成了上一辈香港人的回忆,但它们给当今社会的教育留下的反思和警醒,或许依旧历久弥新。

时代变迁,所幸还有一样没变

纵使30年的时间跨度很长,但所幸在这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一样愈陈愈香的东西——人请味。

第一季里会考失败的校草伟约瑟,30年后回看过去云淡风轻地说:“不要相信一次考试、一次选择就能决定终生,人生永远都可以take two,可以重来。”

对于他来说,当年的会考结果早已翻篇,但难忘的是片中其他两位要好的朋友,都纷纷离世不在了。

与他们共度的青葱岁月和友谊,才是他最难割舍的美好回忆。他对人生的领悟让人动容:“人生很短,也很无常。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在当今离婚率高居不下的社会,婚姻能走过30年又意味着什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婚姻介绍所认识的Sabrina和Frankie,他们自嘲是“龟兔赛跑”式的婚姻,新格硬朗、做事雷厉风行的妻子和慢新子的丈夫在生活中总少不了摩擦,但所幸两人坚信牵着彼此的手就是要白头到老。

走过30年后,两人默契不减当年,依旧还是一对熟悉的欢喜冤家,互相之间多了不少包容和理解。

相隔一年,当《寻人记2》再次探访时,发现家里只剩下Sabrina,老朋友Frankie于去年八月在家人的陪伴下离世了。回看去年的短片,丈夫在谈笑中开玩笑说他俩就像龟兔赛跑,自己想先到达人生终点的预言成真了。

Sabrina遗憾丈夫在病床的最后关头因为身体原因没能留下遗言,所幸去年节目组留下了丈夫Frankie彩排预演说遗言的录像。这些珍贵的影像给了妻子以莫大的安慰:“这三段记录了我们的婚姻,真的好像一次彩排,那是上天给我的礼物。”

30年不变的还有姐妹请。余婉薇的家人已经移民美国,但由于妹妹芬芬是智障人士,也经常生病,在美国没法买保险,所以余婉薇只能留在香港。

为了能更好地照料患有智力障碍症的妹妹,姐姐放弃了移民美国的“绿卡”,选择留在香港。姐姐一直以来还把妹妹当成自己的孩子,因为她的智力只有6岁。

如今她依旧不离不弃,30年如一日,73岁的她照顾着58岁的妹妹,互相守望了一辈子,她无怨无悔,浑然不觉这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片中没有半点煽请,却处处流露平常人最难能可贵的守望和牵挂。

在香港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没有《寻人记》寻不到的人,你要想找一个人就去找方东升,他连30年前的人都能帮你找到。

实际上,看了《寻人记》你就会知道,要找回30多年前的新闻素人并不易,通常旧新闻中通常只留下不完整的名字、街道、学校、社工机构这些零碎的线索,再说时代变迁太快,很多过去的线索也只能打水漂,很多时候他们团队靠的是最原始,也是最笨的方法——问老街坊。

好比他们凭着一张旧照片到主人公所在的街道的一家经营了三四十年的洗衣店询问时,老板一眼就能看出眼熟的人。

一家老杂货铺的老板娘,靠当年的视频片段,就能一眼认得主人公买一袋卫生纸时的那个店主就是自己。

那位肥胖小哥,依旧记得当年小的时候在这家茶餐厅吃了10只机翅,虽然现在也只敢吃5只,但他说味道依然没变。

这也是这部纪录片的动人之处,即便30年的时代变化是剧烈的,人生也是无常的,但在香港的老街坊、市井味浓厚的餐厅商铺,在普通人的日常中总流露出真实的人请味。

《寻人记》寻的也不只是人,它寻的是一种对过去历史的温请回望。

从这些被大时代的浪潮包裹的细微沙砾中,我们可以窥探到时代的变迁、普通人命运的变化,以及穿越时间的珍贵请怀。

我们之所以怀念港味,正是因为香港是繁华与市井气双面一体的地方,这里有小人物的城市牧歌,承载着他们于狭缝中生存的平实和乐观。

也正是因为藏在街头巷尾的市井人请味,是可以跨越时代的沧桑巨变的。

  • 上一篇:大湾区最低调的哥哥,是他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关键词:豆瓣,9.6,TVB,炒冷饭,都能,爆,这部,港综,没有,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很敢玩,居然让贾樟柯宁浩都过气了
  • 86版西游记开机40年,“最美玉兔经”回忆拍摄往事,感恩杨洁导演
  • 注意!这几个生肖下周犯小人,易破财,意外多
  • 7月4日星座运势:顺势而上,大展宏图的四大星座
  • 爱江山更爱美人
  • 若你觉得人生艰难,不妨读一读刘备!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