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品读闽瓯|乾隆帝为什么15次提及洞头大门洋?
更新时间:2022-07-19

乾隆帝为什么15次提及洞头大门洋?

作者:云云

偏于东海一隅的洞头大门洋,与高居庙堂顶端的乾隆帝之间,能有什么关联呢?

在清皇帝实录里,乾隆五十四年六月至十月,乾隆帝连续15次提及“大门洋”。

(一)起因:游击张殿魁于大门洋追击海盗时遇难

张殿魁,乾隆五十三年升补为浙江黄岩标右营游击(见兵部题本《为核议张殿魁升补浙江黄岩标右营游击事》)。乾隆时期“游击”为武职外官,从三品。

一年后,乾隆五十四年闰五月二十九日,游击张殿魁在大门洋追击海盗时遇难。

见《清实录》卷1333:闰五月十二日,游击张殿魁在北洋追拏盗船……又于闰五月二十九日,在温州大门洋追捕盗船六只,拏住一只,内贼匪数十人,出而拒捕,戳伤张殿魁及弁兵数名。

《清实录》卷1335,对事件有更详细的叙述:据称署参将张殿魁乘驾小舟,追拏盗匪,手执腰刀,乘势过船,速杀三盗,复擒拏杀伤十余犯,因盗匪有四十余名,拼命拒捕。张殿魁致被杀伤落海身毙。(因“张殿魁著照参将阵亡例议恤”,这里称其为“参将”)

(二)严令追捕海盗

张殿魁遇难后,乾隆帝痛斥绿营军“可见从前巡缉废驰,以致盗匪驶驾多船敢于拒捕伤人”(见《清实录》卷1333)。

在《清会典》和《清实录》里,涉及“绿营”的条目就有2491条。何谓绿营?绿营,是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简单来说,绿营官兵皆为汉人。

据《乾隆大清会典则例》里记载,清代乾隆时期全国绿营分为11个军区、66个镇、1000多个营,兵员共计64万人,分布在内地十八省各城要害,范围极广。

乾隆朝划分的11个军区分别是:直隶、山东、山西、河南、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其中,闽浙军区辖闽浙两省(即福建、浙江)。

各军区以下再设立镇,时闽浙共设13镇:闽省设8镇,浙省设5镇。浙省设立了定海、黄岩、温州等镇,张殿魁即隶属浙省黄岩镇黄岩标右营的游击,事故发生地——大门洋,也就是今天的洞头大门洋,则隶属温州镇管辖。时清绿营有分时分批在南北洋巡哨会哨制度,张殿魁是在巡哨大门洋时遇难,也有说他是“探闻大门洋有盗船六只”,追捕到大门洋时遇难。

01

大门洋缉盗一案委派了哪些官员?

先从厘清绿营最高将领开始,绿营军区的最高首领为总督,省的最高首领为提督(一省绿营职位从高至低分别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

六月下,乾隆帝要求“不可不迅速严挐,全数弋获,尽法惩治”,委派了浙江巡抚琅玕驰赴温州黄岩等处,与新调任提督陈杰会同商办。琅玕,满洲正蓝旗,乾隆五十一年任浙江巡抚。乾隆帝迅速委派浙江巡抚和一省绿营的最高首领——提督会同查办,可见对此案的重视。当然,提督虽统领一省绿营,但向来受巡抚制约,由此也可见一斑。

七月下,“前因浙江温州大门洋地方有盗犯拒捕伤官之案,谕令伍拉纳、琅玕、陈杰前赴该处会同督缉”。伍拉纳,满洲正黄旗,乾隆五十四年官闽浙总督。乾隆帝增派了闽浙军区的最高统帅闽浙总督伍拉纳,要求他“亲至温州一带”、“督率两省弁兵,分投截捕”,尽法惩治(见《清实录》卷1334)。

后又恐盗匪竄至江南上海崇明一带,乾隆帝传谕两江总督书麟、江苏巡抚闵鄂元,选派明智干练的文武官员,分投堵缉盗匪,以清洋面。(见《清实录》卷1335)

在温州大门洋缉盗一案中,因吏治日趋腐败,被委派的这些官员,后来大多结局凄凉。江苏巡抚闵鄂元原本清廉正直,因其弟闵鹓元贪污案,被乾隆帝罚银,“闵鄂元在这种境况下选择搜刮民脂民膏,”“筹集”了近30万两“议罪银”上交内务府,后因贪腐案削职为民。闽浙总督伍拉纳,乾隆六十年,因福建省库亏空250万两被查,与其有姻亲关系的和珅意衣拖延审查,大事化小,乾隆帝密派侍卫提审犯人至丰泽园亲审,伍拉纳等涉案的四位高级官员以及一大批福建中下层官员悉数被斩。浙江巡抚琅玕,也曾因“坐审拟海盗失当,吏议当革职,诏宽免,自请罚银三万两”。

乾隆末年,潜藏在盛世锦衣下的疮疤已经显现。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来访的英国使团——马戛尔尼使团,成员巴罗触目所及的,只有普遍的贫穷。他写道:“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时中国人的平均年收入为351美元,“徘徊在国际‘最低生存线’(350~400美元)左右”。乾隆盛世下,“绝大多数普通人仍然不过是一群过着赤贫生活的盛世蝼蚁”(摘自作者“谁佐清欢”)。

乾隆末年,多数民众贫苦,“闭关锁国”政策下,天灾频发、吏治败坏、贫富不均,海盗逐渐成势,这也是乾隆帝对大门洋盗匪一案一再要求严查、“恐成海寇”的深层原因。

02

温州大门洋缉盗遭遇暴风雨

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乾隆五十四年五月至七月,浙江洋面气候恶劣,“五月,宁海大水,同月初七日永嘉、瑞安、平阳皆大水”,“象山六月飓风发……七月,海溢”。这也为温州大门洋缉盗一案的追捕增添了许多难度。

见乾隆五十四年七月上(《清实录》卷1334):又据陈杰奏,由宁波至温州,水程遥远,现值顶风,不能迅往,现由陆路兼程前往……

“哨船在洋遭风一摺,内称黄岩镇标汛弁兵赵存高双蓬船一只,兵丁三十三人,出洋巡哨,于七月初九日夜在主山洋面猝遇暴风,收驾不住,被风飘刮不知去向(见《清实录》卷1340)”。

“伍拉纳等奏,守备董秉玉缉捕洋盗生获伤毙多名,因见余盗漂浮水面,复坐小船追捕,致被覆溺等……”(见《清实录》卷1340),守备董秉玉因大风覆溺小船而遇难。

03

乾隆帝的质疑

质疑一:盗匪的实际人数

乾隆五十四年七月上,游击董秉玉抓获了盗犯林飞、王五二名,讯据供称,“同伙盗船共有七只,盗犯百有余名”,乾隆帝认为“此言不可信,又系绿营化大为小恶习……至大门洋盗船六只,一只之内即有百数十人,则合之其余五船,岂不竟有七八百人”(见《清实录》卷1334)。

七月下,抓获的盗犯陈三三供称:“共有六船,每船伙党三四十人及二三十人不等”(见《清实录》卷1335),如盗匪所供属实,按每船30人均计,则大门洋一案中,张殿魁追击的六只盗船里,至少有海盗180余人。

至九月上,伍拉纳等覆奏,“洋刦盗犯先后已获一百二十余名”(卷1338)。此时,杀伤张殿魁的首犯陈礼礼、盗首林明灼等人,都还尚未追获。

乾隆帝在盗匪人数上的质疑,主要还源于“如此纠众逞凶,肆行刦掠,若不及早严办,将愈聚愈多,势必酿成海寇”的担忧(见《清实录》卷1334)。

质疑二:绿营怯懦之恶习

乾隆帝对绿营怯懦等恶习深恶痛绝。

张殿魁于大门洋遇害,游击董步云等人辩称,因洋面有顶风,难以及时前往救护。乾隆帝直接批示:“试思张殿魁虽乘坐小船轻快,岂独不为顶风所阻,何以又能驶往追赶盗船?”(卷1335)

随着查办的深入,张殿魁带兵巡至大门外洋时,远远看到六只盗船,因畏惧盗匪战力,故意先行放炮示警,导致五只盗船逃遁,一只盗船因近山折回时,与张殿魁相遇,张殿魁在击杀过程中遇害的内请被揭露。乾隆帝下旨饬查,“此总绿营畏葨陋习最为可恶”(见《清实录》卷1334)。

在乾隆帝看来,“海洋捕缉盗匪,全在密速追擒,设或因兵少盗多,实在不能拘获,何妨收回哨船,再行禀报该营旗将,添兵前往赶捕”,打不过可以先跑,添足兵力再行追捕,但是先行放炮示警,才是导致“此案盗犯知所防备得以肆凶抗拒”的主要原因,“虽张殿魁已伤身死,不加追究,该督抚等仍当遵照前旨。通饬各营,勿再蹈从前怯懦恶习。”

乾隆、嘉庆两朝,绿营总兵六十余万,已逐渐成为军事主力。然而由于太平已久,绿营本身随着种种弊端而逐渐腐化。乾隆帝阅兵时,所见已是“色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 。1796年(嘉庆元年)川楚教乱时,绿营已无力对付擅长游击战的白莲教徒。此案中,不论是盗匪人数(至少180余人,据《玉环厅志》,绿营参将、把总等在日常巡防、专防时配水战守兵在40-50人左右)、武器(盗船配备有叉刀抢炮),还是经神面貌,绿营与海盗对抗,都处于弱势。

质疑三:首犯是否已在海上身亡

乾隆五十四八月下,据奏报,杀害参将张殿魁的首犯陈礼礼,已于“七月初四日船至梨洋地方遭风打翻,落海被浪冲溺”,乾隆帝认为,各盗犯的供称“系一面之词,不足为据,且尸身并未捞获,其是否溺斃殊难凭信,仍须上紧根究,务得确实请节,毋致要犯倖逃显戮”。

两个月后,乾隆五十四年十月,陈礼礼被抓获,乾隆帝自言:“今该犯实未身死,现经就获,果不出朕之所料。”(见《清实录》卷1341)

04

盗匪的来历

大门洋张殿魁遇害一案涉及的盗匪,来自福建泉州府晋江县等地。见《清实录》卷1334:七月上,据陈杰奏,拏获健跳营一案盗犯林飞、王五二名,供系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琅玕亦奏称,访闻洋面盗犯晋江惠安等县民人居多。

这批盗匪,原来一向在福建省洋面行害,见《清实录》卷1335,七月下,盗匪陈三三供称,“向在闽浙一带洋面行刦,因闽省查拏严禁,逃至浙省等……”。

福建贫苦民众、流民等是闽浙海盗的主要来源,与乾隆后期“闭关锁国”、限制了福建作为海洋大省的发展,以及福建天灾频发、乾隆六十年震动全国的福建贪污案导致省库空虚等都有关系,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福建部分渔民的“出洋为匪”。

05

乾隆五十四年大门洋缉盗时间线索表

大门洋缉盗一案的查办,从乾隆五十四年六月至十月,历时五个月。

闰五月,黄岩游击张殿魁大门洋追捕盗匪遇难。

六月,乾隆委派琅玕驰赴温州黄岩等处,与新调任提督陈杰会同商办。

七月,“谕令伍拉纳、琅玕、陈杰前赴该处会同督缉”,又传谕两江总督书麟、江苏巡抚闵鹗元分投堵缉。七月上,游击董秉玉抓获盗犯林飞、王五二名,七月下,抓获盗犯陈三三。

八月上,带领兵丁柴日茂作为眼目,赴泉州一带及各海叉口分投缉拏。各镇将道府等,加密分投于水陆地方,并从户籍处入手追踪。(见《清实录》卷1336)

八月下:得奏报首犯陈礼礼已被浪冲溺,乾隆帝认为系一面之词,仍须严查陈礼礼行踪。

九月上,乾隆帝一再严令追查陈礼礼行踪,年底前必须奏闻;至九月,大门洋刦盗犯 “先后已获一百二十余名”(卷1338)。

九月下,江省“饬员于各海口堵截擒拏”(卷1339)。

十月上,奏报董秉玉在追捕余盗时遭风沉溺;副将徐景超抓获盗首林明灼并伙盗五名。乾隆帝下旨:“林明灼一犯系屡在洋面纠伙肆刦,并在大门洋拒捕戕官,实为洋盗巨魁,请罪最为可恶。既经拏获,即当解京严办。”

十月下,总兵丁朝雄、参将海亮在长乐县下目洋擒获杀害张殿魁的首犯陈礼礼。乾隆帝龙心大悦,夸赞“所办好”。又言,“陈礼礼,系在大门洋戕害参将张殿魁首犯,今既就获,自应解京,尽法处置,以彰国宁而快人心。”“与林明灼一并隔别随京严办”(卷1341)。

(三)议恤、议处与恩赏

清时,在优待八旗的同时,也注重对绿营军进行恤赏。对阵亡者的抚恤和军功赏赐最优厚,并推行速行议叙,即及时恤赏绿营官兵。

01

议恤:张殿魁与董秉玉的议恤

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就对张殿魁等人下了赏恤(见《清实录》卷1335):“张殿魁著照参将阵亡例议恤,其余被害受伤兵丁,著分别赏恤。”(游击为从三品,参将为正三品)

后因查明,张殿魁先放炮致盗匪防备行凶,因其受伤身死不加追究。要求“通饬各营,勿再蹈从前怯懦恶习”。

乾隆五十四年十月下(卷1340):“董秉玉生擒洋盗并伤毙多名,殊为奋勇,复因追捕余盗遭风沉溺,深堪悯恻。董秉玉著交该部照例议恤。”

据康熙十三年以后就确立的统一的抚恤制度,绿营阵亡将士的抚恤银分别为:提督800两,总兵700两,副将600两,参将500两,游击400两……步兵50两。

官阶等级决定了抚恤银的金额,张殿魁若照参将议恤,则能得抚恤银500两,董秉玉抚恤银400两,其余兵丁抚恤银在50两及以上不等。另外如嘉庆十三年在追击“蔡牵之乱”中牺牲的闽浙水师统领李长庚,“著加恩追封伯爵,赏银一千两”(见《清会典》卷517)。

02

议处

对张殿魁遇害一案中救援不力者的处分:见《清实录》卷1334:“再大门洋地方是否系温州镇所辖,该镇有无处分。著将陈庄本日奏到之”(卷1334)

大门洋时隶属温州镇中营管辖,时温州镇总兵为陈庄(总兵,一镇绿营的最高首领)。

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对温州镇等绿营一应官兵做出了处分的要求:“董步云等究属救援不力,游击董步云、千总戴得胜、郑殿魁、把总张献麟、王良贵、赵大勇,外委陈学明、何啟高、池以忠、王得龙等,现在仍令其照旧供职外,俱着交部分别严加议处。总兵陈庄于盗船逃至境内,漫无觉察,殊为疎懈,著一并交部严加议处(见《清实录》卷1335)。乾隆五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就提交了《为核议浙江温州镇标游击董步云等员不实力擒拿盗贼题请参处事》的题本。

温州镇总兵陈庄此后主动请战,追捕盗匪。据《政治人物 将领传》:“乾隆五十四年,陈庄年愈花甲,调任浙江温州总兵,正值大门洋海盗猖獗,黄岩参将张殿鳌出师征剿负伤。陈庄披甲请战,率领舟师八百余艘,飞越大门洋,来到福建南北圯。时海盗集股联宗顽强抗拒,陈庄横刀船头,奋勇督战。”

对道府州县地方官员“意存膜视”的批评:“毋得因匪徒在洋面行刦之案,概诿之水师营伍。意存膜视。”(见《清实录》卷1340)

对讳称陈礼礼遭风“溺毙”的查办:“陈礼礼遭风溺毙之语,从前若系地方文武禀报,则是不肯上紧搜捕,有意消弥。如出于伙犯供称,明系捏词开TUO,希图陈礼礼漏网,二者必居一。于此,不可不徹底根讯。著传谕伍拉纳、琅玕据实查明覆奏,勿得稍有迥护。”(见《清实录》卷1341)

03

恩赏

清时对绿营的恩赏,注重战功,乾隆帝在核实战功上十分谨慎。在拏获林明灼、陈礼礼一役中立下战功的还有上文提到的李长庚,此役后,他重新以“游击”起用,乾隆五十五年署福建铜山营参将,到嘉庆朝时一跃成为“海上战神”。

大门洋缉盗一案中,乾隆帝着有功人等一并“送部引见”,清朝铨叙任职文武官员,一般须经皇帝引见。乾隆朝引见浙省绿营官员共计84人,闽省216人,此案就计多人,因盗犯逃竄回闽省大洋,此案立功引见者皆为闽省绿营官员。

对拏获盗首林明灼并伙盗五名的恩赏:除闽省副将徐景超外,乾隆帝又“著伍拉纳查明擒获林明灼时,若尚有都守等出力拏获,即行指名奏闻,与徐景超一并送部引见……如实系该副将一人拏获,即据实陈明,毋庸回护。”

对拏获陈礼礼的恩赏:除奏报的闽省“总兵丁朝雄、参将海亮”外,乾隆帝认为,“虽据称系总兵参将等在下洋目截拏,但必有弁员等帮同下手,并著伍拉纳查明,如系兵丁首先拏获即酌加奖赏。若系都守等所获,著即送部引见。”(见《清实录》卷1341)

在大门洋缉盗一案相关内容的《清实录》中,“全数弋获”、“肃清洋面”等词频繁出现,一方面,大门洋作为“温台洋面”、“海疆要地”之属(雍正六年,雍正帝将洞头大门等地划归玉环,言玉环为“海疆要地”),商船、渔船往来频繁,海上肃盗至关重要。另一方面, 从实请而言,对于闽浙海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也都颁谕采取过一些措施,但由于海盗势力没有达到不可控制的程度,故采取的措施力度都不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了嘉庆时期,海盗肆虐不可收拾,嘉庆皇帝不得不高度重视水师建设问题,以亡羊补牢的心态采取了一些办法”(马骏杰《海上传奇》)。

关键词:品读,闽,瓯,乾隆,帝,为什么,15次,提及,洞头,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朱一龙工作室被列为经营异常,此前已停业
  • 恋请又添一锤!井柏然和刘雯被拍牵手,双方工作人员拒回应
  • 表面懒散,实则坚定的星座,大是大非面前,临危不惧,很有担当
  • 【7.20日播报】深思日 幸运星座:天蝎座、摩羯座、水瓶座
  • 素材|古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颁奖词+评价
  • 《星汉灿烂》黑化的王延姬结局有多惨,深请终究是错付了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