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在蒙古帝国时期,同高丽关系如何,出使线路有何特征?
更新时间:2022-07-05

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蒙古势力在欧亚大陆北部草原兴起,成吉思汗铁木真在1206年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并建立了大蒙古帝国。

13世纪初到13世纪末,随着蒙古势力在欧亚大陆东部的扩张,相继灭掉西夏、金、宋等政权。1260年,忽必烈继位称帝,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定都于元大都。

1231年蒙古的势力开始介入到东亚的高丽,开启了蒙古帝国与高丽的关系时期。蒙古帝国对高丽早期政策是军事高压和征服,蒙丽第一次战争是在1231年,蒙古以使臣着古被杀为由问罪高丽,这是蒙古帝国与高丽间发生的第一次接触。

蒙古帝国与高丽早期的交涉一直是不间断的军事战争,自1231年到1259年蒙古帝国与高丽共发生过战争7次,这一时期的蒙古帝国在辽东地区已经确立了势力范围。

从此开始将征服方向转向高丽,蒙古帝国把东征高丽作为其东亚政策的第一部分,并想通过高丽继续征伐东亚的日本,“至元二十年,以征日本国,命高丽王置省,典军兴之务,师还而罢。”

蒙古与高丽接触的早期及随后的七次战争,蒙古对高丽的征伐路线以高丽西北境为主,逐渐深入到高丽的腹地西京,直到将高丽政权B退到江华岛。

蒙古帝国对高丽的征伐是古代中朝关系史当中的特殊一页,以往的朝鲜半岛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所建立的稳定的朝贡关系体系被打破。

以往的中原王朝并未对朝鲜半岛政权采取过政治高压政策而达到控制干涉内政的结果,而到了蒙古帝国时期,高丽王朝逐渐失去了对外交往的自主权,蒙古帝国开始对高丽内政进行控制和干涉。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后,建立了大蒙古帝国,大蒙古帝国的道路系统主要以哈拉和林城为中心向四周辐色。

蒙丽关系时期,高丽使臣出使路线主要是从高丽王京到蒙古帝国漠北哈拉和林。高丽早期出使路线是被迫地受制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对高丽进行征服战争,而高丽不得不派使臣出使谈判。

忽必烈即位之前,蒙古帝国政权的中心在漠北哈拉和林,因此早期的高丽使臣出使的路线应以漠北路程为主。

高丽的史籍当中对此记载并不多,因漠北的交通不便,蒙古帝国也并没有强求高丽定期遣使,只是派人前往高丽索取贡物,蒙古帝国时期高丽使臣的出使路线基本都是从高丽王京到蒙古漠北的线路,但是双方的使臣并没有留下详细的的行程记载,高丽时期金坵的《止浦集》当中还提到了其出使蒙古的的事迹,金坵曾著有《北征录》,但是已经失传。

蒙古帝国时期,高丽使者出使必经辽阳行省与岭北行省诸道。下面考察大蒙古帝国时期蒙古高原漠北的道路系统:蒙古帝国时期,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驿路系统,连接了周边国家与政权。

蒙古帝国幅员辽阔,如果不建设一个庞大的驿路系统,很难对其征服地区形成有效的控制,因此在其主要征服地区设置驿站,驿站连接成为驿路,作为进一步攻城掠地的基础。

在蒙古帝国时期,其统治重心仍在漠北哈拉和林,在皇庆元年改为和宁路总管府。

这一时期高丽使臣出使及进贡之路,根据蒙古帝国辽阳行省与岭北行省的行政建置及驿道请况,大体上可推定为从高丽境内王京出发,过高丽黄海道、平安道,经高丽西京,然后过鸭绿江,经婆娑府、辽阳路进入蒙古帝国境内,然后借辽阳驿道北上,再经由岭北帖里干道到达漠北哈拉和林。

从高丽王京出发,出使蒙古帝国的路线要经过京畿-黄海道-浿西道-平安北道。高丽王京(今朝鲜开城附近),又称开城府,是高丽王朝的首府所在地,位于高丽京畿地区。

从三国时期高句丽、新罗就一直存有城址,高丽王京在光宗十一年(960年)开始作为高丽的皇都,其后虽经历历次行政建置上的改革,但是均一直作为高丽王都所在地。

高丽时期,各道治所均沿江河平原或沿海设置,其交通路线均沿各道治所相连。所以,从高丽王京出发后,过礼成江、慈悲岭后,进入黄海道。

第二段:从高丽西京到鸭绿江义州段:高丽时期,实行三都制,早在宋代时,使臣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当中就有对高丽西京的描述。过西京后,下一站是安州。

高宗四年,以御丹兵有功,升为载宁县令官。高丽时期诸多郡县城镇均沿用高句丽、新罗时期的城址,且名号上有所改革。博州位于高丽平安道,后来改为北界,蒙古帝国入侵高丽时期曾占领过该地。过博州后,下一站为龟州。

贵州之地历来作为女真、契丹与蒙古进攻高丽腹地的必经之地,因此也是高丽与蒙古帝国早期交往出使路线上的重要一站。过博州后,就是高丽与蒙古帝国边境鸭绿江地带的义州。

义州自古以来就是中朝边境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朝鲜半岛历代王朝与中原交往的重要口岸之一。

自金朝后,高丽接管了保州,并更名为义州。

第三段:从鸭绿江婆娑府到辽阳路段:过义州后,越过鸭绿江,就是元代辽阳路婆娑府或婆速府,辽代称来远城,明代称九连城。

古城遗址北震东山东临叆河西汉西安平县遗址隔河相望,形势险要。古城筑于一土山之上,有两道大营围连结着九座小营围,通向一座方城(镇江城),明代根据这些营围遗址称为九连城,九连城也为金婆速路、元婆娑府巡检司治所。

九连城附近出土辽金元时期遗物丰富,这里也是明清时期中朝两国使节往来的必经之地,登城可远眺鸭绿江。

九连城古城址,由平地城、山上城、马道和彼此连接的城围墩台等组成,除平地城外平面呈不规则形,整体关系为现代居住址所打破,面积近20万平方米。

平地城和山上城呈南北方向分布,山上城海拔较低,属于近河流的丘陵台地,最高处“点将台”视野开阔,地面平整,适合瞭望和指挥,现已辟为耕地。

由以上可知,在蒙古时期,出使路线并不是仅限于一条,而是多条道路并行,这大大增加了蒙古帝国的影响力。

关键词:在,蒙古,帝国,时期,同,高丽,关系,如何,出使,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上半年剧集市场,谁是热度“刺客”?
  • 袁冰妍凉凉!湖南电视中心要求将其戏份删除,《狐妖》也传出换人
  • 星座日运(7月5日),巨蟹座奔波,水瓶座疲惫,双鱼座乐观
  • 【7.5日播报】水星火星皆换座 挑战时间来临
  • 25年前英国归还了香港,为何未还中国寸土的俄罗斯,却有众多拥趸
  • 甄嬛传:康禄海竟然是端妃的“暗线”,后宫中还有多少隐藏卧底?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