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历史文化】《中国省别全志》所载泸州史料分析‖邓开明
更新时间:2022-06-15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中国省别全志》所载泸州史料分析

邓开明

《中国省别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书影

2020年10月,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译的《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文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再现了日本人镜头下清末民初川渝实景,具有重大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经对其中所载泸州史料整理和分析,发现该志史料翔实,为研究泸州地区历史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一、《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的内容特点

(一)名为“全志”,不是全志。“全志”是指所有省份收录齐全,但不是一方之全志,不是面面俱到,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所有门类收录齐全;也不是将该省所有州府县全部收录齐全。

(二)重经济。在篇目设置方面,设有总论、通商口岸、贸易、都市、交通运输、水运陆运、邮政电信、物产及工业、商业、货币金融、度量衡。除总论外,其余篇目本身就是经济类篇目,总论也与经济紧密相关。

(三)重军事。志书中有较多军事机构和军队驻防等方面的记载。如记录省城官衙有“军政司……陆军测绘学堂、军官研究所、四川军官学堂、陆军被服厂……宪兵司令部……第四师军务处、第一司令部……造兵厂……军医局”;如记录昭化县有“巡警所(巡警30人、国防27人)”;如记载夔州城(奉节县)“城内巡防兵驻于建武营之3棚内,有巡防40人,委以地方军备”。

(四)资料详瞻。该志资料均由东亚同文书院毕业生实地探查收集和整理,资料较为详细,数据比较可靠。如记载成都人口及户数时,称“成都号称人口200万人,有70万户,但根据每日所征收之厘金,及由各城门运进之谷物等粮食数量可推测,其数明显不超过50万”。这一数据可从《成都通史》得到印证,《成都通史》记载1917年成都人口357211人,一直到1933年才突破40万人。如在记载某某县城人口时,常常在城门或要道观察规定时间内过往人数进行测算。

二、《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关于泸州的记载

《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记述今泸州市范围内的内容共153处,分别是:泸州102处、泸县5处、纳溪10处、合江10处、叙永10处、古蔺3处、永宁13处,分布在所有各编中。在总论、通商口岸、四川省之贸易、都市、交通及运输工具、主要物产及工业、商业机构及习惯、货币及金融机构、度量衡中均有泸州史料记载。而直接以泸州地名命名的章有:第四编“都市”第四十六章“泸州城·泸县”, 第八编“货币及金融机构”第十四章“叙永厅之金融机构”、第三十章“泸州之金融机构”,第九编“度量衡”第三十一章“泸州之度量衡”。除在“通商口岸”“四川省之贸易”中,泸州是作为随文记述的配角出现外,其余地方均是作为记述主体进行记录。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译《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所载泸州城区图

在“总论”中,记述有关泸州的行政区划和人口。清末时,永宁道领县25,包括泸县、合江、纳溪、叙永、古蔺、古宋。列举了新旧府县对照表,属今泸州市范围的有叙永直隶厅(含今叙永、古蔺)、泸州。清末户口,叙永直隶厅(叙永、古蔺、屏山、雷波、古宋)72320户、泸州直隶州(泸州、纳溪、合江、江安)57785户,但称“数据真伪难辨”。

民国《泸县志》(久康石印版)记载泸州户口数

在“通商口岸”中,称泸州等城虽皆位于两江交汇之地,但街道平面未如重庆之起伏倾斜。重庆沿长江而上经泸州、 叙州可达成都。

在“四川省之贸易”第一章“总论”中,列通商线路有两条与泸州有关。“自成都,沿沱江,出泸州,至重庆。”“自贵州,经由永宁,至纳溪、泸州,到达重庆。”

在“都市”第四十六章“泸州城(泸县)”中有4个条目。在“位置及人口”中,称泸州“蜀志所云:天生重庆, 铁打泸州即是此地。另外,孔明出师表中,5月渡泸亦是指此地”“此地繁华不输叙州,人口50000人,户数10000户”。附泸州城区图一幅。在“城区街道及建筑物”中,称“城内常是拥挤不堪”“城内日产及德产杂货铺、吴服店、MAO皮店等数量众多,十分繁华”。在“生业及物产”中,称“农工商业皆是相当发达,居民富裕程度亦高”,并介绍了长江航运交通和食盐运转。在“饮用水”中,称此地用江水,未见到水井。另在“都市”第四十四章“嘉定府城(乐山县)”之交通中,专门介绍英法军舰常上达嘉州,1913年日本军舰鸟羽舰沿江上至叙州(宜宾)、伏见舰至泸州。

民国《泸县志》点校本所载泸州城池图

在“交通运输及运输工具”陆路概述中,介绍主要通路时,有“从成都抵达叙州后,分为两路,一是从叙州经泸州进入贵州省西部之路……”在驮运中,专门介绍了自流井之盐,输往云贵时,从叙州、泸州、重庆三地河对岸出发,多依靠马匹运输食盐。并介绍了马队运盐之事。在水路中,介绍大江(长江)时,列举了主要的险滩和码头,属泸州范围的有:大渡口、野猪牙、石明场、纳溪县、蓝田坡、泸州、罗汉场、小禾滩、内口、湖滩、大湖滩、新矶子、两条牛、新路口、灌口滩、大桥、牛脑驿、合江县、钳口儿、王家场;指明了泸州范围内的重要险滩:野猪牙、头脊梁、二脊梁。介绍沱江流域时,提到沱江上的胡市、海潮铺两处码头;记述了沱江支流洹水,“自荣昌至涪寺有180华里”。在各地民船码头中,介绍了叙州泸州间的请况和泸州重庆间的请况,介绍了纳溪码头停泊方便,泸州长江的宽度、深度,下游大湖滩水急、航行困难等请况。在民船种类中,介绍了成都、泸州往来间的船,并列表和绘图以示之。在民船中介绍岷江流域码头时,在运费表中列出了自成都至泸州、合江两个站点的运费标准。在沱江干流及支流中,介绍“沱江一带盛产食盐,耳熟能详之自流井即在沱江沿岸,川盐 5/8 皆产自此地,依靠沱江水运送至泸州。泸州即为该类食盐交易之中心市场,市场活跃在川内仅次于重庆”。介绍了沱江运盐船只、运费、所需时间等。在四川之小轮船中,介绍庆吉轮船公司在泸州设有分公司,在裕通运转公司的运费表中,载明泸州、合江至成都、重庆的运价。

1923年,法国汉学家、摄影家拉帝格拍摄的泸州神臂嘴

在“各地间陆运水运”之湖北通路中,记述成都平原所产稻米、砂糖、要材、烟草一半由沱江水运沿江而下,另一半经成都汇集沿岷江而下,全都经过泸州,再至重庆15。在以重庆为中心之通路中,称叙州至泸州“区间内水运依靠长江干流,可航行轮船,江面宽阔,水量亦大,交通便利”。还介绍了泸州至重庆之间的航运状况。在《泸州府富顺县自流井间》中,列胡市、高店铺、海潮寺码头,叙述泸州向自流井水陆路交通请况、地势,以及沿途都市泸州北门渡场、胡市洹水渡场、胡市、高店铺、海潮寺的具体请况。尤其都市部分,极为详细。如北门渡场和胡市渡场介绍了宽度、流速、水深、船只及载量收费,胡市的位置、人数、街道狭窄热闹,海潮寺位置、人数,设有团练守备等。

在“邮政及电信”中,载明合江县、泸州为邮政二等局及通信日期,泸州、合江设有电信局。

在“主要物产及工业”中,提到猪MAO产地有泸州、叙永厅、永宁。泸州是小麦重要产地。泸州所辖纳溪县为砂糖产地,产额较多。桐油产地有叙永厅下永宁县、泸州下合江县、泸州。泸州产木油(桕油)、山羊皮、猪MAO、牛油。“泸州下自城北行一日,有玉蝉山及牛滩场,产块炭,品质良好,1斤值3—4文。安宁桥亦产石炭,又产硫黄”。甚至引《四川盐法志》,称“汉代传江阳县即今富顺、泸州、隆昌、长宁附近有盐井存在,书上始载其为自流井”。在松溪炭条目中,记录其在泸州渡的价格“每吨值14两半”。在火柴工业表中列溥利公司在泸州生产太阳牌火柴及年产量。

民国《泸县志》点校本

在“商业机构及商业习惯”中,表中记载“蔚乡约”“详合源”在泸州设支局,其信件投递费用、日程、次数、方式。

在“货币及金融机构”中,第十四章“叙永厅之金融机构”,列表反映了户钱庄的名称、主业(兼业)、资金,概述总的营业状况和汇兑请况,并附汇票格式一例。第三十章“泸州之货币与金融机构”,介绍了泸州流通货币请况、货币比价,四川铁道银行汇兑局、晋宝泰票号、裕商公记3家金融机构的基本请况及汇兑手续费用请况。

在“度量衡”中,第三十一章“泸州之度量衡”中介绍了泸州公议尺、裁衣尺、鲁班尺与日本尺的比值,升、斗与日本的比值,衡器使用天平、称水货以20两为一斤。

三、与民国《泸县志》记述内容的比较

1913年,废府存县,泸州改为泸县。民国《泸县志》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定稿,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二月出版,是一部与《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出版时间(1917)较为接近的志书。将《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与民国《泸县志》相关记载进行比较,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准确记载泸州人口。据民国《泸县志》载,1903年,泸州城乡人口14463户、51425人;1929年,泸州城乡人口15103户、73515人。与《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所载“人口50000人,户数10000户”较为一致。尽管《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使用的是概数,但不经户口调查就能得出如此接近的数据,令人叹服。

民国《泸县志》记载1929年泸州城厢人口73515

(二)详细记载泸州水运。民国《泸县志》记述长江航道时,简要记录了县境水程、通达,列明了蓝田坝、纳溪、大足石、寅宾门、泰安场、新溪场、新路口、弥陀场等码头;记述沱江航道时,列有和丰场、胡市场、通滩场、海潮寺和县境水程,并称“自井之盐、资内之糖,金堂之叶烟均由此转运”。在水运的记述上,民国《泸县志》远远不如《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所记详细和准确。《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记载的险滩、各站点里程、航道特点、船只请况、轮船公司、运费价目、渡场请况等许多内容,在民国《泸县志》中均未记载。民国《泸县志》也未记载英法军舰、日本军舰沿江到达泸州的史实。

1914年外国传教士Jean Zamin(简·查明)拍摄的泸州城全景照

(三)准确记载泸州民用通信。民国《泸县志》用5页的篇幅记述泸州的邮政和电信,有邮政概况、邮路、泸县电报局、电信线路等内容,比《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更详细和准确。但有关民用通信的内容,在民国《泸县志》中记载不足,如《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记载的“蔚乡约”“详合源”信件投资费用、日程、次数、方式。

(四)择优记载泸州物产。民国《泸县志》记述物产的篇幅有35页,仅农业部分内容就有概况、土壤、农具、农时、农产等条目,商业部分有盐业、糖业、茶业等16个条目;工业部分有银业、铜工、火柴等19个条目;矿产部分用7页对(煤)炭进行列表反映。民国《泸县志》这部分内容比《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更丰富。《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重点记载了主要经济作物如猪MAO、桐油、炭等。在这两本志书中都记载了溥利火柴厂,但民国《泸县志》仅有20余字简介,且没有数据。

(五)详尽记载泸州金融。民国《泸县志》在商业部分以“钱业”一个条目40余字进行简述,未记录钱庄名称、金融机构及汇兑费用等。这部分内容,民国《泸县志》不如《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记述详细和准确。民国《泸县志》在“币制”条目中,记述了货币种类、发行等,还记述了银根告急,农村面临破产的请况。这部分内容,相比《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更详细。

1935年泸州长江边木材场

(六)专章记载泸州的度量衡。民国《泸县志》未对度量衡进行记述。

“志为信史”,民国《泸县志》分舆地志、交通志、治制志、职官志、食货志、礼俗志、教育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古迹志及杂志,共计12门82目,约50万字,颇为详细得体。但将民国《泸县志》与《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记述内容相比较后,更能发现《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中许多史料价值的珍贵。《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弥补了泸州志书记述的不足,提供了翔实珍贵又鲜为人知的史料,为研究泸州地区历史提供了很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邓开明〔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关键词:【,历史文化,】,《,中国省别全志,》,所载,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向emo说拜拜,下饭综艺又有着落了!
  • 凭借“赘婿系列”爆火的歪嘴龙王,在《梦华录》彻底转正了
  • 个新温和,却有气场的星座,随新却不随便,意志坚定,有强者风范
  • 最具洞察力的三个星座,天赋异禀,思维独特,普通人都不是对手
  • 若要从武庙十哲中踢一个人出去,你会选择将谁踢出去?为什么?
  • 秘密屠杀日本使团500人,截取十船奇珍异宝,李邕的手段有多黑?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