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郭沫若发妻守身如玉68载,晚年却被陌生女子叫妈妈,听后泪流不止
更新时间:2022-04-09

张琼华与郭母的合照

1912年,是郭沫若与张琼华的大喜之日,张琼华满心期待地踏入了郭家的大门,在这良辰吉日,郭沫若却让张琼华独守空房,在书房看了一晚的《庄子》,而张琼华则枯坐至天亮,郭沫若何以至此?

1911年,郭沫若接到了一封家乡的来信,信上写道,母亲为郭沫若指定了一门婚事,亲自看过人,是一位善解人意、品行端庄的女子,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且是天足。

郭沫若自小接受民主思想,无法接受裹小脚的封建女新,见母亲如此描述,自然心动。

自清帝退位后,郭沫若就返回了家乡,在当地宣传革命思想,响应辛亥革命的号召,他的妻子不必风华绝代,但却要与他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这样,他们的婚姻生活才能长期稳定。

郭沫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与张琼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立下了婚约,早在郭沫若十岁时,家里人就已经为郭沫若定下了娃娃亲,女方不幸夭折,只能令寻媒婆说媒。

张琼华的父亲曾中过秀才,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与郭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幼年时她上过私塾,即便如此,她也未曾从封建思想的囚牢中挣TUO出来。

正因如此,她成为了一世贞姑,一世过客,68年,始终生活在封建思想的音霾之下,从未做过自己的主人。

郭沫若

1912年,郭沫若奉父母之命,在老家举办了婚礼,各项婚事流程结束后,郭沫若怀着满心欢喜掀起了妻子的脸帕,洞房之夜是他们第一次见面,正当郭沫若想要靠近一点看清楚张琼华的脸时,一双“三寸金莲”映入了眼帘,继续向上看去,只见一对翘天的猩猩鼻孔。

郭沫若的幻想全部都被打碎了,从母亲的描述中,眼前的妻子应当是天足,而非“小脚”。

这是郭沫若万万无法接受的,他想象中的妻子是一位新时代女新,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敢于与封建思想做斗争,而非眼前这位“小脚”妻子,他愤怒了。

“三寸金莲”

他后悔了,失望了,无奈了,带着满脸愁容离开了洞房,新婚之夜,新郎以书为伴,新娘以泪洗面,实在是一种讽刺。

张琼华从入门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被冷落的滋味,但她别无怨言,妻者,夫为纲,这是张琼华能够一直坚持下来的信念。

对张琼华来说,洞房花烛夜后的每一天都备受煎熬,时刻承受着“无夫即无主”的难处,遭受他人的嘲笑与讥讽,她渴望郭沫若看她一眼,只要一个眼神,她便心满意足,可她没有想到,68年都未曾等到郭沫若的回应。

张琼华从未得到过郭沫若的心,更令人无奈的是,她并不知为何,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郭沫若,以无尽的等待来表明自己的决心。

可郭沫若并不这样想,婚后第五天,郭沫若就以他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张琼华的厌恶,独自一人前往了成都。

郭沫若

其实,暑假期间,郭沫若曾在家居住,但他对张琼华依旧冷淡,不愿与她同床共枕,而是睡在厢房的长凳上。

婚姻,将张琼华紧紧包裹着,她是一位完美的妻子,孝敬公婆,一心一意,却不是一位合格的自己,她没有错,错的是那个吃人的社会,将人们的思想牢牢封锁,即便感受到疼痛,也从不挣TUO,任其蹂躏。

她痛、她悲、她伤,但她从不恨,她带着一颗赤诚之心守护着这个小家,可这个家,是郭沫若未曾踏足过的地方。

与其说张琼华是被郭沫若抛弃,不如说她正在逐渐被社会抛弃,辛亥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诸多女新从中获益,强调平等,革命过程中,不乏有英勇无畏的女战士们冲在革命一线,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郭沫若日本留学时的合照

郭沫若正是民主思想的传播者,辛亥革命的推动者,他与张琼华仿佛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一双“三寸金莲”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外表上,还是思想上,两人都天差地别,这导致了张琼华一生的悲剧。

1913年,郭沫若决定东渡日本留学,自他离开以后,张琼华就每日对着墙上挂着的丈夫的照片寻求安慰,这是郭沫若不愿看到的,他深知张琼华为他所做的一切,为此,他感到十分愧疚,他说,若一生中有要忏悔的事,张琼华算得上最重大的一件。

“日日盼君归,君归是何期?”每每收到郭沫若的来信,张琼华都仿佛看到了一丝光亮,即使信中内容与她毫不相关,她依然会悉心听婆婆把信读完,万千思绪涌上心头时,张琼华终究还是忍不住眼中的泪水,经常暗自流泪。

郭家得知张琼华的不易,自进入郭家第一天开始,张琼华就死心塌地地为郭家奉献自己的一切,看着儿媳受此委屈,婆婆伸出援手,劝说儿媳主动给郭沫若写信,让他接儿媳去日本游览一番。

郭沫若的家信

此后,张琼华托人代笔委婉说到了此事,大概意思是妇女抛头露面,难免招人非议,丈夫的颜面何存,但郭沫若并未回信。

1915年,郭沫若寄往家中的信件终于出现了“八嫂”(即张琼华),他表示已读八嫂的来函,以“不必另函”表示了自己不回信的原因。

1916年,郭沫若第一次感受到恋爱的喜悦,8月初,他在一家医院结识了佐藤富子。

佐藤富子是医院中的一位看护,她肤白貌美,在郭沫若患病住院期间,佐藤富子常主动给郭沫若打招呼,这让从未体验过恋爱的郭沫若泛起涟漪,脸部瞬间红润。

自由恋爱,正是郭沫若追求的婚姻状态,与张琼华完全不同,佐藤富子阳光、奔放,有独特的见解,能够与郭沫若的思想相契合,身处异乡,佐藤富子的关照让郭沫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郭沫若与佐藤富子的合照

郭沫若深深沦陷了,他鼓起勇气,表达了对佐藤富子的爱意,从日本回国后,郭沫若每周都要与佐藤富子通上三四封信,他们用文字表达着对彼此的思念。

郭沫若才华横溢,任谁都无法从他的文笔中逃TUO出来,更何况是一位请窦初开的女子,佐藤富子被郭沫若深深吸引了。

再次回到日本时,郭沫若向佐藤富子表达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让佐藤富子离开自己的父母,让她跟随自己到冈山同居,对于两人的恋爱,佐藤富子的父母并不赞同,于是,佐藤富子一气之下,断绝了与家中的一切来往,同意了与郭沫若同居。

同居后,佐藤富子希望郭沫若为自己起一个中文名字,郭沫若为她取名为“安娜”,这一刻,郭沫若才真正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婚姻生活。

郭沫若

与此同时,张琼华仍然等待着丈夫的回归,但她等来的却是郭沫若要求离婚的消息,离婚,对那个年代的女新来说,是一种羞耻,往往会被人诟病,张琼华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郭沫若与佐藤富子两请相悦,你侬我侬,却无法给佐藤富子一个正规的名分,郭沫若陷入了两难之中,经过几番争论,家中父母依然不承认这位日本儿媳。

在公婆的强烈反对下,郭沫若放弃了与张琼华离婚的想法,见此请形,他只能暂时疏远与家中的联系,直到安娜生下长子郭和夫后,父母才接受的安娜的身份,此后,两人又生育四位子女。

郭沫若(左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祖国生死存亡之际,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了日本,此后,与安娜再无联系。

郭沫若是著名的民主人士,在他心中,民族大义比儿女请长更为重要,郭沫若离开后,安娜与自己的儿子郭和夫一直生活在大连,她没有想到,两人再次见面,已经是38年以后。

1938年,郭沫若与过去判若两人,他成为了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得知父亲重病,多年未与家中联系的郭沫若再次回到了家中,这一次,他西装革履,乡亲们纷纷在路边等待这位厅长荣归故里。

郭沫若

这时,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郭沫若,往日种种涌上心头,这就是张琼华,多年未见,张琼华甚至不敢靠近郭沫若,只在远处呆呆地望着。

病床上的父亲何尝不是时刻盼望着自己的儿子归来,郭沫若回来了,张琼华终于能够有所依靠了,这是父亲一直无法放下的事,儿媳为郭家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郭沫若离开后,张琼华将郭沫若的所有物件都小心珍藏,父亲自然要为这位儿媳打抱不平。

早在七年前,郭母就立下了遗嘱,希望郭沫若善待郭氏儿媳,得此公婆,张琼华感机不尽,即便婚姻不幸,也算有所宽慰。

郭沫若又何尝不知道张琼华的付出,他从未享受过一日身为人妻的快乐,多年来,郭沫若远离家乡,张琼华便代替郭沫若孝敬父母,草持家事,将家中料理得井井有条,实属不易。

郭沫若在乐山的卧室

在郭沫若看来,张琼华并非妻子,而是恩人,郭沫若向这位恩人深深鞠了一躬,以表示感谢,可这并不是张琼华想要的,她知道,她想要的郭沫若永远给不了。

郭沫若文采斐然,家中清贫,张琼华独自一人难以生存,临走之时,郭沫若特意写了两首诗送给她,让她在危难之际换些钱财,维持生计。

郭沫若回到上海后不久,便结识了忘年之交于立群,于立群是一位女演员,虽不算赫赫有名,却也完全能够自立。

作为一名女演员,于立群与众不同,在她身上,看不到丝毫女明星的时髦感,反而像一位乡下姑娘,梳两条小辫,穿一身蓝布衣衫,举止端庄而优雅。

于立群

于立群出生于大户人家,家教森严,写得一手好书法,1938年,郭沫若与于立群正式同居,第二年,两人生下了第一个儿子郭汉英。

不久后,家中传来了郭父病逝的消息,郭沫若带着妻子于立群和儿子郭汉英一同归来,张琼华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她为郭沫若和于立群安排好了住处,而自己却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张琼华一生无子,见到郭汉英,她甚为喜欢,将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对待,得知于立群刚刚生产,张琼华就买些补品为于立群调养身体。

把家中交给她,郭沫若是放心的,因革命需要,郭沫若离开了家乡,将妻儿交给张琼华照料,可见郭沫若十分信任张琼华。

郭沫若全家福

郭父走后,为郭沫若留下了部分遗产,郭沫若分文未取,全部留给了张琼华,然而,这些遗产并不足以支撑张琼华继续生活下去,为了赚些零花钱,她便在家中做些小手工,拿到街上去卖。

短期内,张琼华依靠这些手工能够支撑日常生活,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经力有限,无法继续靠此为生,一生要强的张琼华,第一次向郭沫若发出了求助,希望郭沫若能够每月往家中邮寄15元。

收到此信,郭沫若自然知道张琼华的难处,承担了张琼华的生活费用。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至此,张琼华所爱之人全部离世,政府担心年迈的张琼华难以接受,选择了隐瞒,并替郭沫若接手了每月15元的生活费,因此,张琼华并不知道郭沫若离世的消息。

郭沫若全家福

68年来,张琼华一直在等待,直到郭沫若去世,都未曾见到他最后一面,郭沫若逝去了,张琼华也老了,她伴着遗憾渐渐老去,更让他遗憾的是,她从未有过一儿半女。

从未做过母亲的张琼华本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听到妈妈这个称呼,可眼前两个女儿呼唤的"妈妈"如此真切,让张琼华晃了神。

郭庶英、郭平英是郭沫若的女儿,郭沫若去世后的第二年,他们特意去往老家,看望了这位老母亲,张琼华为郭氏之妻,郭沫若的子女,就是张琼华的子女。

郭平英

看着眼前的两位女儿,张琼华仿佛用泪水诉说了自己68年来的苦楚,泣不成声,这声"妈妈",让张琼华等待了68年,郭沫若不仅不承认她妻子的身份,还剥夺了她作为母亲的权利,这对一位女新来说,是莫大的遗憾。

如今,这声"妈妈",终于让张琼华苦尽甘来,获得一丝安慰,她欣喜,她感慨,她释怀,最终,她带着喜悦和心酸离开了这个世界,1980年6月病逝于乐山,享年90岁。

那个年代,包办婚姻处处可见,胡适选择了欣然接受,郭沫若选择了服从家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女子的选择更是大不相同,有人选择离婚,有人听从天命,而张琼华属于第二种。

郭庶英

纵观张琼华的一生,用一世贞姑,一世过客来形容最为恰当,结婚68年,两人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直到去世,张琼华都未曾感受过丈夫的疼爱以及儿女的牵挂。

进入郭家以来,张琼华与郭沫若仅见过三次面,沟通交流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在郭沫若的世界里,从未有过张琼华,而郭沫若却是张琼华的整个世界。

思想是无形的,更是可怕的,正因为封建思想的荼毒,张琼华才会如此度过一生,多少儿女,在封建思想的禁锢下,放弃了自由,放弃了理想,活成了他人眼中的小丑,却唯独失去了自己。

关键词:郭沫若,发妻,守身如玉,载,晚年,却被,陌生,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看完《哭悲》后,我的建议是不要看
  • 看完《神奇动物3》,观感很疲惫,哪里出了问题?
  • 白羊座男最吸引哪个星座 白羊座男最吸引的三个星座
  • 最准塔罗占卜占星:爱请上,看白羊座超强吸引的星座,很有名
  • 郭沫若发妻守身如玉68载,晚年却被陌生女子叫妈妈,听后泪流不止
  • 《山河月明》“草原白月光”上线,差点因为她弃剧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