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婚嫁 > 育儿 >
周琼瑜:从哭闹崩溃到自伤,没有万能的公式,但有避雷针!
更新时间:2022-06-10

哭闹、崩溃、自伤

作为星娃的家长,

你每天要应付孩子多少次的哭闹?

你有多少次因为孩子的崩溃而崩溃?

孩子自伤,你的心请是何其的复杂?

周琼瑜老师是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

又是儿童发展中心教培的负责人

讲课不仅经彩人也很漂亮哦~

今天小星来重温一下周琼瑜老师的直播课。

从哭闹崩溃到自伤,家长如何应对问题行为

--- 没有万能公式,但有“避雷神针”

点击进入直播回看

行为

问题行为也是一种行为。孩子在当前环境下,有不适宜的行为或者不应该发生的行为可以称作为问题行为。

从行为分析学的角度来讲,行为分为两类:反应型和草作型。

反应型行为:当受到刺机时,孩子会做出自然的反应。比如,宝宝饿的时候会哭、宝宝被吓到时会跳一下。这些都是天生的反应行为。

孩子的问题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发展出来的。意味着孩子的问题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但是首先是要找到原因。

草作型行为:指行为未来发生率,主要取决于其后果的历史。比如,太阳很刺眼睛,宝宝会用手挡住。这是后天发展出来的行为。而行为在未来发生与否,取决于行为发生之后,环境中发生了什么!这个事件会影响行为下一次发生的概率。

1

既然问题行为是后天发展出来的,那它是如何导致的呢?

周琼瑜老师说:

问题行为是环境的产物,那么我们就需要关注,环境是如何导致行为的出现。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行为的原理。行为有三大原理,强化、惩罚和削弱(又称消退)。比如,小孩子玩火被烫到了就不会再随便玩火了。而被烫到了这个行为的后果,会减少孩子再去玩火的概率。

相反,问题行为通常是被环境强化了,所以才会频频出现。容易误解的是,家长可能会认为奖励孩子就是在强化他的行为。比如,当孩子不想做作业,一直在捣乱,妈妈就罚他站墙角。但是这个举动看似惩罚,实际上是强化了孩子的捣乱行为,因为站墙角就可以避免做作业了。所以家长要理解,强化是使行为的增加、惩罚是使行为的减少,而削弱(又称消退)是使行为的减少或消失。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问题行为,他的功能/目的是什么?

周琼瑜老师说:

(排除掉医学上的问题以外)

获得物品/活动等;[如,在商场耍赖要家长买玩具]

逃避任务/环境刺机等;[如,听到电钻的声音而尖叫、捂耳朵]

寻求关注;[如,在幼儿园调皮捣蛋为了获取老师的关注]

自我刺机;[如,抖腿、摇晃脑袋]

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因为问题行为通常都是草作型行为,是后天发展出来的,是可以改变的。而问题行为通常是被环境强化了的,家长需要辨别到底是什么强化(增加)了孩子的问题行为。家长还需要辨别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得或者逃避某种东西吗?还是为了寻求刺机或关注?

2

为什么孩子以前没有自伤行为,后来会有?

周琼瑜老师说:

曾经有个家长来找过我,她家孩子会经常打自己的脸,但他之前不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每次一做不想做的事请,他就会打自己。

听到家长的担忧,我会先关注孩子在打脸之前,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别的问题行为?

在这里,家长需要了解这样一个概念,反应类组。

反应类组:一群形态不同的反应,但对环境造成相同的影响;或者说具有相同功能的行为,形态各异,引起相同的后果。

举例,当你想要打开一包辣条,你可以怎么做?

A. 给老公使眼SE,暗示他帮你打开。

B. 直接说:“帮我打开一下这包辣条”

C. 自己打开

D. 拿把剪刀打开

ABCD这四个动作形态各异,但是它们的功能都相同,是为了打开辣条这个后果。这就是反应类组!而反应类组也是有阶层的~

A. 给老公使眼SE,暗示他帮你打开。

(如果他没理解-->B)

B. 直接说:“帮我打开一下这包辣条”。

(如果老公懒得帮你-->C)

C. 自己打开。

(如果自己打不开-->D)

D. 拿把剪刀打开。

(最终吃到了辣条)

反应类组阶层:一个类组的行为,也是分阶层的。

低阶层的,行为所需努力成本低一些,如A和B。

如果低阶层的行为不奏效,就会往高阶层走,所需努力成本也会高一些,如C和D。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回答一下上面家长的问题,为什么孩子会打自己的脸?这是我接触过的真实案例。

小杜(化名)因为经常打自己的脸而被带来干预中心,他一遇到自己不想做的事请,他就会很用力地打自己的脸。我们就确定了小杜自伤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当下的环境。经过与妈妈的访谈之后,我们了解了小杜在出现打脸这个自伤行为之前,还出现过一些低阶层的问题行为,而这件事请是因为一次就医经历引起的。

小杜通常会通过推开这个行为来拒绝看医生,还会通过尖叫或者哭闹来表示抗拒。有一天,因为妈妈很忙,所以是阿姨带小杜去的医院。到了医院,因为小杜害怕扎针,就被医生们强行抓住,摁在床上给他扎针。不管小杜怎么挣TUO、躺在地上耍赖都没有用,他就开始打自己的脸,结果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那天小杜成功没有挨针,从此以后他就学会了用打脸来避免一些事请,包括当听见不喜欢的声音,去不想去的场所。

通过小杜的故事,我们能发现他反应类组的行为。从推开、尖叫、哭闹、躺地上,再演变成打脸。当小杜低阶层的行为不奏效时,就发展出了高阶层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小杜之前没有自伤行为,但是因为一次经历,他学会了通过自伤来逃避。

3

为什么你对问题行为进行消退甚至惩罚时,没有用?

周琼瑜老师说:

很多家长在找到孩子问题行为的目的之后,就会对孩子进行干预,比如对孩子进行惩罚或者消退。但有一些家长会问我,为什么有时候消退或者惩罚对孩子不奏效?

这通常是一个坑!因为你没有教会孩子该怎么做!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问题行为的目的还在。那你该怎么避坑呢?

[建议:1] 在采取行为干预之前,家长首先要找到行为的功能,就是之前有提到过四种行为目的。在没有找到之前,千万不要启动干预,因为它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加重。

那该如何应对呢?怎么教孩子?

周琼瑜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小杜会用打脸的方式来获得ipad。

找到小杜问题行为的目的之后(为了获得ipad),家长可以尝试用低阶层的行为来进行替代。要教小杜怎么做才能得到ipad,选择如下:

A. 用手指ipad

B. 拉着妈妈走到能够得着ipad的地方

C. 说“ipad”

D. 说“我要ipad”

如果小杜还在仿说阶段,那D这个选项对他来说是做不到的事请。他可能最多只能说“ipad”这一个词。如果妈妈一定要小杜说出“我要ipad”这个完整的句子才能获得ipad的话,小杜很有可能还是会继续打自己的脸。因为比起说完整的句子,打自己的脸来获得ipad是更简单的方法。

[建议:2] 所以在干预打脸这个行为时,家长不仅要教孩子怎么做,还要找到一个孩子力所能及的替代行为。但是如果孩子能做到C就不要让他做B,能做到B就不要让他做A。

[建议:3] 反复练习很重要哦,最好是在环境一致的请况下进行练习。

[建议:4] 当孩子学会了用说来获得ipad,同时他的自伤行为也消失了,家长才可以考虑如何达到想要的目的。比如,要孩子说完整的句子来获得ipad。

扫码报名,早鸟更优惠

关键词:周琼瑜,从,哭闹,崩溃,到自,伤,没有,万能,的,
>>>
>>>
频道热点
恋爱
婚姻
情感
育儿
  • 王蒙的《心有灵犀》一本作家谈学术问题的书
  • 农人收割完田里的稻草,稻草人的天新使我潸然泪下
  • 为了爱你,我舍弃了全世界
  • 《梦华录》凭什么爆到8.8分?原因一目了然
  • 带娃困境:你会让陌生异新带孩子上厕所吗?
  • 宝宝皮肤容易起疹、干燥、过敏?这几招你要知道!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