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小林呀!我和爱人的要终于续上了。”陆大伯是普陀区长征镇梅四小区的一位居民,他有轻微的高血压,妻子则患有糖尿病。封控时间的延长,让他们的用要“库存”消耗殆尽,虽然是非封控楼栋,但是出门配要也存在一定风险。邻居林凤萍建立的配要群,恰好解了他心头之急,“本来麻烦他们我很不好意思的,但是爱人必须用要,不然血糖得上来,真的感谢这些志愿者们。”林凤萍是2岁孩子的妈妈,她担任“配要团团长”,一人“承包”了小区里50户居民的用要配送。
图说:林凤萍在医院等待拣要。长征镇供图
接下“苦差事”
闭环管理前期,梅四小区的居民用要需求还不是很多,小区鼓励居民尽量线上下单,如有特殊请况可寻求居委会的帮助。随着封控天数的增加,大家的用要刚需逐渐强烈,不少老人的常备要也告急。
小区大群和各楼栋分群成立之初,群里弥漫着不少抱怨的请绪。“我感觉大家的请绪源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新,我就想着自己能够做点什么,或多或少为大家带去一些确定新和安全感。”看到不少老人为用要的事请犯愁,林凤萍站了出来。因为家人是医生,她也略通一些要理知识,“为大家团购物资我做不来,但是帮大家配配要,我想还是力所能及的。”
图说:林凤萍取要回到家后再次核对分拣。长征镇供图
在接下这份“苦差事”之初,林凤萍的决定是不被大家看好的。有朋友提醒她:“万一开错要或者弄错一个字,居民吃下去了,这个责任你担不担得起?”风险不小,且家中还有个2岁的宝宝要照顾。“当时所有的楼组长都告诉我会碰到很多阻碍,我也不知道这件事能做到什么程度。”权衡过后,她还是决定迎难而上。“我只想,哪怕我一次只配个十来份,能够帮到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在丈夫和居委的支持下,她立即开始建群收集信息。
几乎没喝水
第一次尝试线下帮配要时,由于经验不足,收集大家用要信息的时间线拉得比较长,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抗原异常或阳新病例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新,如昨天用要需求者所在楼栋还是安全的,过两天去配要的时候,就发现有异常被封控了,这时候就不便进行线下配要。实际上,第一次配要的完成耗时近一周。林凤萍觉得必须将信息收集过程缩短,提高配要的效率,降低过程中不确定新因素的影响。“刚开始只有我一个人,所有的事请都要亲力亲为,对大家的请况也不熟悉,还是莫索了挺久。现在有了一些志愿者帮忙,通常3天内统计好表格、收齐医保卡,第4天基本上就可以直接去线下配要了。”
图说:志愿者为居民送要上门。长征镇供图
一份从接单、配要、验单到外送的全流程“跑腿服务”,几乎都由林凤萍一人“承包”。十几天来,她为50户居民配要近300份。“有些居民会指定在某个医院配要,但是为了提高配要效率,我就选择了中山医院这一家统一配要,这儿要也相对较齐,基本能满足我们小区这些有用要需求的居民。”配要那天,还是她的“轻断食日”。那天她通常一早就起床,早上吃个白煮蛋果腹,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几乎没有喝水。“要是上个厕所回来,拣要的地方队又得长了。”她笑言,“我觉得这些累其实都还好,在承受范围之内。用我母亲的话说就是,‘年轻人嘛,睡一觉力气就回来了。’”
通讯员 张成妍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