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八千麻袋大内档案,15万斤,溥仪下令焚毁,辗转50年终于保住
更新时间:2022-07-25

紫禁城曾为明清两代帝王居住的皇家宫殿,珍藏着无数不为人所知的深宫密档,它们就存放在紫禁城东华门附近两间与奢华建筑格格不入的小房子里,时人称之为“大库”。这里作为大内档案存放之地,其重要新可想而知,本应受到最为周全的保护,可时局动荡却让这批珍贵档案遭受着颠沛琉璃的命运,甚至多次差点毁于战火。

一、屡次搬家的“八千麻袋”

1898年,光绪帝同意内务府整修破败不堪、渗水严重的大库。可突如其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事让修缮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搁置就是10年。

1909年,在光绪和慈禧相继离世之后,宣统皇帝的亲生父亲爱新觉罗·载沣被封为摄政王。他想要为自己举办一场隆重盛大且符合族制的就职仪式,因此命令官员到大库查找以前留下的档案记录。但是大库内档案因多年来无人系统管理,且数量庞大不便于寻找,鲜有收获。有官员上奏此事,并建议焚毁一部分档案,从而便于管理与查阅。于是皇帝批准由内阁成员负责清理大库,将无用的档案进行焚毁。

一向戒备森严的大库忽然敞开了大门,进入的官员纷纷开始了“探宝”。当时任职于清朝学部的参事罗振玉,进入大库后,发现官员们将十分具有史学价值的明朝揭贴和实录,以及具有参考价值的军事地图,都列入了焚烧销毁之列。

罗振玉大为惊讶,他赶忙上报时任大学士军机大臣、监管学部的张之洞,请求其将此事禀报皇帝,及时保护档案。可张之洞对此事并没有过多关心,认为清理档案是皇帝的命令,并非什么大事,不宜上报。在罗振玉向张之洞说明了这些档案的价值后,张之洞告诉罗振玉,若想做成此事,可以私下进行。于是,罗振玉将八千麻袋的档案偷偷运走,保护于当时十分冷清的国子监敬一亭内,这是这批珍贵档案的第一次搬家。

1912年,北洋政府为了成立历史博物馆,将国子监作为临时的成立筹备处。而当时藏于敬一亭的八千麻袋档案,也就成为了历史博物院的首批藏品。后来这些档案随着历史博物院筹备处一起迁至到故宫午门外的朝房,还有的堆积在门洞里面,长期以来无人问津。

1918年,傅增湘当上了北洋政府教育总长,他曾命鲁迅及其同事对这些大内档案进行整理。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鲁迅发现傅总长经手的档案,总是会有一些被私扣下来。傅增湘在其编写的《藏园群书题记》中也记录了从大内档案中找到了宋朝书籍并私藏的事请。然而有此等行为的不止傅增湘一人,顺手牵羊的不计其数,有些官员在检查档案时,时常顺手藏书于衣服之中偷偷带走,导致大批档案流散于民间。

1921年前后,北洋政府因财政困难,无法支付工作人员工资,于是各个部门都在自求生存之道。历史博物馆决定将“八千麻袋”大内档案当作废纸卖给当时西单最大的纸店——同懋增,从而获得资金。同懋增纸店的掌柜认为,这笔生意有利可图。于是他东拼西凑,凑到4000银元,将大约15万斤的“废纸”收购。当时的4000银元并非小数目,可以轻轻松松在北京城买一座非常豪华的四合院。在交易完成后,纸店掌柜立即命伙计将八千麻袋的废纸分批运往唐山、定兴等地进行“回炉重造”。

就在这些“废纸块”运输即将完成时,进京办事的罗振玉发现了此事。他赶忙来到同懋增纸店与掌柜周旋,最终以原价的3倍,即12000银元的价格收购了全部档案。罗振玉以天价收购“废纸”的消息不胫而走,北京城内的百姓纷纷议论,人们都在惊叹这批“废纸”的价值,于是在档案从定兴和唐山运回的过程中又被人们被盗取了许多。几经辗转,“八千麻袋”大内档案又回到了罗振玉的手中。他将其中一部分档案汇编成出《大库史料目录》六编,《清太祖实录稿》三种,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借鉴。

二、终于安定下来了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八千麻袋”大内档案可谓是烫手的山芋!各方势力都在伺机窥探罗振玉手中这些珍贵的史料。当时不仅中国人想要收藏这些档案,许多外国人也是摩拳擦掌,更有甚者还提出以使馆的名义进行购买。多年宦海沉浮的经验让罗振玉明白,仅靠自己是无力保护这么多珍贵档案的。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将档案卖给即将前往日本担任驻日公使,同时也是大收藏家的李盛铎。并且他向李盛铎提出了一个要求:无论如何,这些档案不能卖给外国人。最终李盛铎以16000多元的高价收购了12万斤的大内档案。

不过在1928年时,李盛铎又以18000元的价格将其卖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但当时档案仅剩10万斤。历史语言研究所对部分档案进行了整理,先后出版了《史料从刊》和40册明清史料。后来国民党出逃台湾时带走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大约5万斤依然堆放在午门楼上。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国家档案局决定对这批档案进行整理。初期约为5万斤,当时担任整理任务的是全体共青团员,他们仅用了将近100天就成功完成任务。据当事人回忆,当时的整理任务十分艰难,午门楼上的房间已有30年未打开。当房门打开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是沉寂了三十年的灰尘,以及阵阵腐臭味,这使得工作人员难以呼吸。当工作人员们打开麻袋后,发现了更为棘手的问题,有些档案已经发霉,而且麻袋里伴有各种破布烂纸。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人员们在整理后,发现了很多十分珍贵的史料,例如明崇祯年间的科抄、行稿,都属史学界首次发现。

这些重大的发现让专家们决定再次进行复查。第二次的史料整理工作进行了3个多月,这一次参加整理的人员层次更为丰富,不仅有国家档案局的干部,还有大量的专业学生。最终整理后装成300多袋,其余的档案则赠送给学校以及有关研究机构。

“八千麻袋”大内档案经过了50年的曲折坎坷终于找到了最终的归属,这批整理成卷的档案将永远存放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留予后人研究与评说。

文史君说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将“八千麻袋”大内档案誉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四大发现”之一。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从1909年到1958年,短短50年时间,“八千麻袋”档案几经易手,经历了太多的战火与损耗,最后仅剩一半,好在今日它终于能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找到安全的归宿,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八千档案事件算是终于尘埃落定。“八千麻袋”大内档案记录下的不仅仅是纸页上的历史,还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的近代史缩影,更是一部活的史书。

参考文献

宋桥:《清宫八千麻袋档案的来龙去脉》,《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2期。

邓衍明:《国宝档案钩沉:八千麻袋大内档案的世纪拯救》 《湖北档案》2014年11期。

刘国能《“八千麻袋事件”告诉我们什么——写在纪念"八千麻袋事件"90周年之际》,《北京档案》2011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 昕冉自得)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关键词:八千,麻袋,大内,档案,15万斤,溥仪,下令,焚毁,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吊打《花少4》,这档9.5分的综艺,凭什么这么火?
  • 明星车祸:有人万幸康复,有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 下半年迎来“运势”爆发,事业宏图大展,收入越来越好的3个生肖
  • 12星座下周运势分析(7月25日-7月31日)
  • 别墅的“墅”,到底是什么意思?
  • 《太行之脊》双卫视复播,重温抗战历史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