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刘墉为什么被称为“罗锅”
更新时间:2022-07-12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轰动一时,而且剧中主人公那刚正清廉、不畏权贵、幽默诙谐的“罗锅”形象,更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成为平民百姓茶余饭后的美谈佳话。

电视剧的创作与演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却也掩盖了历史的真相。当我们拨开层层M雾,便会发现,这位声名显赫、清誉卓著的“宰相刘罗锅”,既非宰相,更非罗锅!

既然有“宰相刘罗锅”的说法,为何又说刘墉不是宰相呢?这就不得不提封建王朝的宰相制度了。明朝以前,历代王朝均有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只是称谓稍有不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由于疑心太重,为防止高官重臣夺权谋反,便下令废除宰相一职。其后,明朝设立了“内阁”,成员为“殿阁大学士”,由皇帝钦定,协助处理国家大事。到了清朝,“清承明制”。清雍正八年时取消“内阁”,建立军机处。而皇帝之下统管文武政事的最高行政官员,便是“大学士”。之后的“军机大臣”和“总理大臣”,都是跟大学士一样的权职。

虽说此时的大学士与前朝历代的宰相相比,权力相差甚远,但仍旧享有天子之下众臣民之上的显赫地位。所以在世人看来,大学士与宰相无异。史籍中有记载,刘墉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由吏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降为侍郎阁学,到嘉庆二年(1797年)得授体仁阁大学士。于是,电视剧在需要突出主角的请况下,便以“宰相”称之。

至于说刘墉是“罗锅”,那更是笑谈。电视剧里弓腰驼背的刘墉,因一句戏言而来,增添了幽默诙谐的影视效果。然而,稍微留意一下清朝取士选官注重“身、言、书、判”的标准便可知,科甲出身的刘墉,不可能是“罗锅”。“身”为首,可见最重要的条件即形体,为官者必须五官端正,身无残疾,以示官威。

虽说是笑谈,然“刘罗锅”的称号并不是空B来风。有史书记载,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但当时的刘墉已是八十老翁,弓腰驼背可能是衰老的征兆,而非“罗锅”的恶疾。

刘墉一生,虽无宰相之名,却曾履宰相之职。清廉刚正之余,不乏灵活机变之态,尽显为人处世之道。而“罗锅”之名,在后人看来,钦佩之美誉更多于敌对之嘲讽,笑而言之,未为不可。

  • 上一篇:关羽和张飞的武功从哪学的?
  • 下一篇:没有了
  • 关键词:刘墉,为什么,被称为,“,罗锅,”,电视连续剧,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爱豆摆烂的背后,是粉丝们被牺牲的梦与泪
  • 一张图告诉你,85花谁已掉队
  • 十二星座不爱你的表现
  • 想通了,就善于止损的星座,很快就清醒,能爱得深沉也能获得新生
  • 慕容超:南燕末代皇帝,他是如何葬送南燕政权的?
  • 世界上最大的马:体型堪比大象,5吨重物拉着跑,为何不给人骑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