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祖先基础再好,也扛不住子孙败家!齐湣王获东帝封号,陷入音谋
更新时间:2022-05-22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这一讲让我们来到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年)。

《资治通鉴》的全部记载只有一条:秦国大良造白起和客卿错伐魏,打到织地,夺取大小城邑61座。

白起继斩首24万,打出斩首新纪录之后,随即又刷新了攻城略地的纪录,61座城邑的收获着实不简单啊。

那么问题来了;上一年韩、魏两国向秦国割地求和,手笔很大、但秦国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

最有可能的答案是:《资治通鉴》关于这两三年间的内容,时间线不一定准确,只能说在大轮廓上,秦国攻克了韩国的宛城,又在魏国夺取了61座城邑,换来了韩、魏两国的割地求和。总之是韩、魏两国吃了大亏,而秦国气势B人,风头无两。

站在秦昭襄王的角度,有必要认真考虑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当事业发展到这个程度,人都会萌生怎样的需求呢?

凡夫俗子一定很难理解战国七雄之间的混战,因为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七雄当中无论是谁,都家大业大,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多吞并几十座城邑,几百里土地,难道生活品质还存在任何提升的空间吗?既然如此,大家为什么就不能和平共处呢?

这就是顽固的人新,即便是一个离群索居,又认真读过好多圣贤书的人,也摆TUO不了这种竞争心。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策略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做好自己的内容。如果真有比我更厉害的人物,对我来说也只是岩中花树,我只要看不见,花就不存在。至于这棵岩中花树的物质生活是锦衣玉食还是吃糠咽菜,显然并不在我的关注之内。

战国群雄并不存在我这个岩中花树式的选项,国际社会的风吹草动他们就算不想知道也会知道,至少挨了打总会疼的。而作为打人的一方,秦国这些年里因为一连串的巧取豪夺,版图迅速膨胀。版图膨胀了,人心也就膨胀了。原先自我升级的办法是称王,名义上和周天子分庭抗礼。但诸侯纷纷称王,“王”这个称号也就不值钱了。所以,秦国决定再升一级,称帝。

“帝”这个字,本义是“始祖”,引申义是“祭祀始祖”。

当时礼崩乐坏,最高规格的祭祀始祖的仪式流程,已经很不像话了,所以孔子不想谈,但还是点明了一个儒家的原则新问题,那就是祭的重要新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懂得祭的人,治理天下易如反掌。

在啼祭典礼上,大家一起敬拜共同的始祖,所以敬拜始祖传下来的大宗的宗子,也就是历任的周天子。在典礼上,二舅爷该在哪个位置,怎么穿衣戴帽,怎么弯腰磕头,几个堂兄弟该在哪个位置,怎么穿衣戴帽,怎么弯腰磕头,一切都被规定得严丝合缝。

每一次仪式,都是对每个参与者身份认同和地位认同的一次强化。只要人人各安其位,这就叫礼乐雍容,天下自然太平。这也正是儒家“修齐治平”的逻辑。只有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所以不难理解,秦国如果想选一个比“王”更尊贵的头衔,合理的选项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帝”。

《资治通鉴》记载,周赧王二十七年(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派使者立齐湣王为东帝,想约齐国一同伐赵。正好苏代从燕国来到齐国,齐湣王向他征求意见,看来齐湣王很想接受东帝的尊号,但事请毕竟太反传统,心里没底。

那么问题来了:秦国想要称帝,这在秦国而言相当合理,时机乍看上去也算成熟,但为什么要拉齐国一起呢?明明只想一家独大,为什么要搞出西帝、东帝这种古怪的名号?还有,秦昭襄王当初得以继位,赵国功不可没,此后多年来秦赵关系一直融洽,就算眼下闹了一点不愉快,貌似在外交层面就可以解决,哪至于要打呢?

退一步说,就算要打,秦国挟战胜之威,赵国虽然有赵武灵王打下的好底子,却正值主少国疑的阶段,秦国只要直接去打,自然胜券在握,韩、魏两国就算不给秦国帮忙,至少也不会给赵国帮忙,那么秦国何必搞出西帝、东帝这么大的阵仗去联合齐国呢?从齐滑王和苏代的对话来看,秦国派到齐国的使者并不是普通人,而是穰侯魏冉本尊,可见秦国对这件事有多重视,规格搞得有多高。

这些问题先放一放,我们先沿着《资治通鉴》的记载往下看。

到底要不要接受“东帝”的尊号,齐湣王向苏代咨询,苏代的回答是:“您大可以接受下来,但不要真的称帝。先观察着,看看秦国称帝之后,如果天下人都能接受,没闹出什么乱子的话,您再称帝也不迟;如果天下人不接受,群请机奋,您就拒绝帝号,摆出高风亮节的姿态邀买人心。”

那么,要不要和秦国联合伐赵呢?

这些年间,齐国的战略重心只有两个:一是搞合纵,二是想找机会吞并宋国,而从没想过要打赵国。忽然秦国来了这么一个提议,齐国该不该响应呢?

齐湣王听取了苏代的建议,很敷衍地称了一下帝,短短两天时间就放弃了帝号。没过几天,《资治通鉴》的记载是,吕礼总理离开齐国,去了秦国,秦昭襄王也放弃了帝号,重新称王。然后秦国独自伐赵,打下了赵国的杜阳城。

以上这些内容,牵出来的问题比解决掉的问题更多。

首先,在苏代的原话里,提到宋国的时候不是单独称“宋”,而是称呼“桀宋”。“桀”就是夏朝末代暴君夏桀的“桀”,称宋国为“桀宋”,意思是说,当下这位宋王施行暴政,就像当年的夏桀一样,所以宋国在这位暴君的统治下已经变成了一个残暴国家了,消灭它不但是正当的,而且是义不容辞的。

但前边不是讲过,宋国非但没搞暴政,反而在行仁政吗?

孟子不是还跟弟子万章郑重其事地议论过这件事吗?

当时孟子拿商汤王举例子,认为即便是弹丸之地的小国,只要行仁政,就能仁者无敌,不怕大国来打。

而且,在赵武灵王时代,秦、赵、宋存在联盟关系,秦、赵两国,尤其是赵国,需要借助宋国来牵制齐国,避免齐国做大做强。而齐国做了好几年的合纵老大哥,怎么秦国才一递上来橄榄枝,这个最是浓眉大眼的反秦主帅就心思活络想叛变合纵同盟了呢?这该让韩、魏两个小兄弟怎么想呢?

问题太多,下一讲我们再来逐一拆解。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关键词:祖先,基础,再好,也,扛,不住,子孙,败家,齐湣,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向往的生活6》怎么越看越无聊?
  • 神剧回归,你“爱死机”了吗?
  • 这些星座看起来浪,实则很靠谱!
  • 这些星座女太飒了!分手后让前任超后悔!
  • 光绪最爱的珍妃,被慈禧塞进10寸的井,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很简单
  • 为什么全世界都找不到成吉思汗陵墓?中国最后一代守墓人给出答案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